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23篇 |
免费 | 129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5篇 |
劳动科学 | 18篇 |
民族学 | 213篇 |
人才学 | 183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130篇 |
理论方法论 | 180篇 |
综合类 | 6173篇 |
社会学 | 572篇 |
统计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161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120篇 |
2016年 | 156篇 |
2015年 | 272篇 |
2014年 | 516篇 |
2013年 | 533篇 |
2012年 | 638篇 |
2011年 | 750篇 |
2010年 | 713篇 |
2009年 | 663篇 |
2008年 | 735篇 |
2007年 | 587篇 |
2006年 | 498篇 |
2005年 | 392篇 |
2004年 | 336篇 |
2003年 | 247篇 |
2002年 | 244篇 |
2001年 | 215篇 |
2000年 | 174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李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2,2(3):65-67,70
委婉语是世界各种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从词汇,句式和语用等三个角度对英语委婉语作了论述。结合“礼貌原则”,重点从语用的角度来阐述了跨文化交际中常用的四种委婉表达方式,即“设身处地,换位考虑”,“回避忌讳词语,融洽交际气氛”,“善用温和言辞,避免正面冲突”,“善于提供台阶,保全双方面子”。 相似文献
73.
张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155-157
作为中国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吸引着众多中外学者对其进行新的阐释。由于此典籍语言的晦涩、句法的模糊,决定其翻译需经由今译与英译两个过程。此典籍今译中的错误必然导致英译中的误译。《道德经》首章今译时在断句方面产生了讹误。“无”与“有”是老子的哲学范畴,文中推翻了以“无名”、“有名”和“无欲”、“有欲”为读的理由,并且论述了造成这种以讹传讹现象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74.
75.
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可见,身势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际中有着重要地位。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台戏的话,作为教学的主导者的教师,便是这场戏的导演。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应用身势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身体距离等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说服研究着重强调的是个体在与他人互动的社会语境中的态度和反应,人称指示现象是说服行为中的社会功能的主要载体。本文以语用移情理论为框架,结合语境探讨说服行为中增加说服力的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现象。 相似文献
77.
肖付良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3):132-134
英语词汇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理论为依据,并结合实例,从词汇的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词汇运用得当不仅能使语篇上下衔接,还能产生一定的文体效应. 相似文献
78.
刘毅 《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17(3):41-45
以认知心理学的错误分析(erroranalysis)理论为指导,以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一篇习作为例,详细讨论了该生习作中出现的所有语内迁移错误和语际迁移错误,以期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更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9.
发展语用能力:语际语用学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燕华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Z2)
语际语用学是一门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语用学与二语习得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成果对外语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语际语用学的理论视角,围绕语法能力、语用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第二语言语用规则与语用规范,显性与隐性语用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当前我国外语语用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0.
石运章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70-74
Krashen和Bialystok的模式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提出较早,至今仍有很大影响的理论。在概述其内容后,本文重点分析了两个理论模式的相似、相异之处。相似性分析使两理论得到相互阐释和互相证明,相异分析找出了互补之处,使其有了更强的阐释力,最后探讨了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