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05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408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莎翁喜剧中的女性观念是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射,与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同质性和同构性。从其本质上看,这种观点是伴随着封建道德伦理一同成长起来的,有利于资本主义和逻各斯菲勒斯权利的张扬和维护,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这种女性观点是反人性的,是有悖于人性和谐发展和创建真正平等和谐的人类社会的,是保守的。  相似文献   
42.
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创作者,其中很多深受读者喜爱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爱情观。忠贞不渝、男女平等、人性的关怀是作者文学作品以及现实生活中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本文通过对《仲夏夜之梦》中爱情观的分析从而加深读者对莎士比亚爱情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43.
王娜  刘敏 《社会科学论坛》2005,(2):53-53,159
莎士比亚是一个天才,他的天才表现在他用对比勾画出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在《奥赛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比是怎样成就这一经典名剧的。首先,是奥赛罗。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奥赛罗本身就是一个对比,一个矛盾体。在故事的开始我们可以想象出他是一个勇敢、坚定、心胸坦荡、豪情万丈、叱咤沙场的民族英雄,但后来得知他不是一个完人。他有缺点,最致命  相似文献   
44.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人莎士比亚,作为人文主义的先锋,他的思想无不渗透在他一生的作品中。本文以时间为经,以创作思想的变化为纬,按照莎士比亚创作的三个阶段,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找出隐现其间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5.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剧作家,也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的悲剧作品揭示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冷酷客观现实产生的剧烈冲突.他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反对一切形式的封建桎梏,谴责资本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深受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他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作为自己作品的主题,将对人性的探索和关怀贯穿于每一部作品中,并且以莎士比亚式的诗化语言,抒发着人文主义的理想.  相似文献   
46.
运用献计量学方法,以载量、核心期刊、核心作为依据,对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论的研究提供了数据与分析。  相似文献   
47.
马克思恩格斯文论具有零散性的形态特征。较之其他方面专著,马恩在文艺论述中更多使用当时已有的先进概念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马恩文论的重要概念“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便体现了这一特征。“莎士比亚化”以往皆作现实主义解,而其中所积淀的黑格尔美学精华这一重要层面却完全被忽略。对“莎士比亚化”的整个诠解过程同时也是对马恩文论一种新的诠释原则的论证过程。该原则的确立,对于开掘马恩文论的诠释空间,满足当前和未来的语境要求,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48.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悲剧代表作之一,历来研究都着重由这个文本的产生背景分析它隐含的人文精神。本文从该剧的神学色彩探讨了麦克白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分析莎士比亚这部悲剧中人文精神的削弱。  相似文献   
49.
《李尔王》被誉为是莎士比亚剧作中“最伟大的悲剧”。其中,“爱”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值得大家探讨。剧中,“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神圣的爱,这种爱维系着人的心灵及世间的和谐;另一种是肉欲的爱,这种爱臣服于世俗的私欲,是祸端之源。  相似文献   
50.
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本·琼生起始,关于莎剧的评论和研究几乎贯穿整个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史,从精神分析、女权主义、存在主义、原型批评、接受理论、后殖民主义批评、生态批评、后现代主义、一直到新历史主义构成了一条解析莎剧的完整链条。通过分析这些理论在莎剧中的解读与阐释,展示莎剧的全面而深邃,从而使人们更为清晰地理解莎士比亚作为一位剧作家所具有的跨越时空、光照百代的巨匠风范。重读其经典剧作带给人们的一种在自省时听到自我、感受内在变化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