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从莱比锡大学到北京大学--蔡元培的教育里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林 《学术论坛》2005,(10):132-136
蔡元培在清末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再升为翰林院编修,他在科举道路上顺利达到顶巅.中日甲午之战后,毅然弃官回家乡绍兴,办起新式学堂,开始了他由一位旧式士大夫向新型的现代知识分子转变的历程.从1900年应聘于绍兴中西学堂至1906年准备赴德国留学,这七年是他"由办新学而转向革命"的阶段.从1907年6月赴德国留学,在莱比锡大学攻读人文诸学科,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逐步形成了教育思想兼容中西的理念.从中国到德国也是蔡元培从传统旧学走向西方新学的重要里程,他回国以后,以民主主义的思想自由原则为总纲,开始建构"兼容并包"的新文化理论.从教育总长到北京大学校长,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付诸实践.蔡元培在北大校长任上近十一年,实际主政为六年半时间,将一所封建学堂改造成为一所现代大学,使北京大学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列于世界现代大学之林,而成为"五四"青年运动的风暴策源地,也使他成为以科学与民主为核心的北大精神的导师.  相似文献   
13.
青年马克思在1842年至1844年初先后参与撰稿、主编了《莱茵报》并筹办了《德法年鉴》,在此期间,马克思自身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马克思的办报思想中对人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1843年是这种变化产生的重要时间点。从《莱茵报》上关于"《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的七篇通信到三篇"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办报思想由资产阶级民主语境中的"人民报刊"转向对公民与市民二重身份相统一的社会主义语境下"人"的复归。  相似文献   
14.
梁清 《职业》2013,(29):17-17
作为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的中国选手,我在莱比锡经历了4天的比赛,在与世界上众多青年技能强手同台竞技的过程中,我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5.
麦克斯·缪勒(Friedrich Max Müller)1823年生于德国德骚(Dessau),16岁到莱比锡(Leipzig)学习古典文学,1841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拉丁语、希腊语以及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