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1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482篇
劳动科学   92篇
民族学   103篇
人才学   85篇
人口学   53篇
丛书文集   2181篇
理论方法论   484篇
综合类   3617篇
社会学   380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679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环境物权作为一项新的物权类型,是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绿色经济发展实际的一种法制创新,也适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本文将从环境物权的内容、权利本质两方面进行物权理论与法理学上的论述,同时论证环境物权与环境权以及传统物权的关系,为环境物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而存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52.
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当代农民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农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感,提升农民道德修养,和谐农民人际关系,缓解农民心理危机。当代农民对文化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诉求,要求把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列入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应结合基本文化权益的特征,建立法律、政策相协调的文化权益保障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文化权益保障机制,鼓励和调动农民在保障基本文化权益中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253.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权利补救制度是依据争议双方身份的不同而设计的,分为劳动争议仲裁处理机制和行政争议处理机制。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忽视了社会保险权和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行政途径进行救济。对于现行行政争议处理机制,应该精简供劳动者选择的备选程序,充分发挥行政内救济的优势。  相似文献   
254.
周占生  李娟 《南都学坛》2007,27(5):97-98
"权利克减"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敏感的法律问题,也是法理学应当密切关注的论题,研究之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权利具有本位地位,但其不能如宗教一元神般神圣,而是可以克减的。权利克减以权利本身的相对性为可能性基础,以权利位阶和权利冲突的存在为必要性基础。但在权利本位与权利克减、权利克减与权利保护之间存在平衡问题,既要重视权利克减的现实意义,又须强调对其的必要限制。只有在法理学层面上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才能深刻理解权利克减的精神内涵,才能把握其目的和手段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55.
农民工为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其基本的劳动权利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享受,反而经常受到侵害。透过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切实完善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法律机制的建构,对于切实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6.
新生代农民工能否顺利融入城市,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资本缺失、物质资本匮乏、人力资本不足、社会资本欠缺等因素,使得其市民化受阻。为了使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真正成为城市市民,必须从户籍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教育培训体制等方面,破解其市民化面临的困境,进而为其市民化营造制度环境,提供经济支撑、持久动力、外部条件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57.
法律上的志愿服务不等同于政治上和道德上的“义务劳动”、“做好人好事”。北京市进行志愿服务立法是必要的,立法要保护志愿者权利,规定志愿者义务,要积极关注学校的和社会的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的管理,立法要规定经费保障和强制保险。同时,立法要注意法律视角与政策视角的不同。  相似文献   
258.
将罢工权纳入法制的轨道——兼评东航集体返航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罢工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承认的公民的重要经济权利,它对于平衡和协调劳资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确认罢工权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保障劳动者权益,信守国际条约的需要,也有助于将客观存在的无序的罢工现象纳入法律的规范。我国亟需完善罢工权立法,承认劳动者享有罢工权,并规定合法罢工的要件,对合法罢工予以保护,对非法罢工予以限制和禁止。  相似文献   
259.
矿业权是一种准用益物权。研究矿业权与土地使用权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明确矿业权的准用益物权属性;矿业权和土地使用权之间是准物权与典型物权之间的关系。由于地理属性上的特点,矿业权与土地使用权密切相关,并且二者在权利归属、内容、流转和期限方面存在冲突。解决它们间的冲突,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国修改《矿产资源法》时,应当注意从权利的设立、流转方式、保护手段等方面妥善处理好矿业权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260.
为了提高综合国力,我国正在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创新体系工程.现行专利法和合同法对于职务发明创造和职务技术成果的权利归属的规定没有真正反映职务发明创造、职务技术成果产生的客观规律,极大地削弱了广大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在修订专利法之际,应确定一个合理的权利归属规则,由科技人员与单位按份共有职务发明创造、职务技术成果,以此激发科技人员进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最终提高中华民族在21世纪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