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38篇
社会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在文学翻译界“忠实”与“背叛”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直到“创造性叛逆”概念的产生,较为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纷争。“创造性叛逆”把人们的视角引向对“文化”的关注。《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的英译本使得该作品在英语世界里广泛传播。文章以“创造性叛逆”的视角,选取《生死疲劳》英译本中典型的例子,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释因“文化隔阂”而产生的“忠实”和“创造性叛逆”现象及其所用的翻译手法,旨在揭示其文化价值,为文学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2.
《红楼梦》在上个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先后出现了两种俄文全译本,两种俄译本的主要翻译者都是В.А.帕纳秀克,但小说中的诗词翻译者则分别是汉学家Л.Н.孟列夫和И.С.戈卢别夫。文章对这两种俄译本中的"金陵十二钗判词"的翻译优劣进行比较,从典故、谐音、拆字等修辞手法以及版本方面探讨《红楼梦》在俄译过程中的艺术缺失和弥补手段。  相似文献   
213.
《神思》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第一篇,研究它的翻译可以起到整体上把握作者的精神认识格局和艺术构思问题。该办法在于"博而能一",即既要积累丰富的素材和情思,又要具备贯通一气的能力。  相似文献   
214.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好逑传》最早英文全译本是1829年德庇时译本.译者通过增删、改编、刻意“误读”等方式强化了宗教、道德因素对译本的干预,并在保证了原作故事情节完整的情况下,为适应西方读者的阅读品味进行了相应的调适.而决定其流传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译本彰显了在比较文学视阈下文学经典所应具有的普遍价值的人性.  相似文献   
215.
《柯森斯海边小湾》是A.R.安蒙斯生态诗的代表作。著名的九叶派诗人郑敏是我国译介安蒙斯诗歌的第一人, 她早于1987年就汉译了《柯森斯海边小湾》一诗, 并将此诗收录于《美国当代诗选》。文章根据辜正坤先生的五美论, 分析《柯森斯海边小湾》原诗及郑敏的译文, 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指出郑敏教授译文可商榷之处及可取之处, 以期为诗歌翻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16.
《神思》主要是论述和探讨作家创作构思时的艺术想象问题。在文章开头,刘勰就给"神思"这一术语下了如下定义:"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神思"一词,最早是由晋宋之际的画家宗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提出这一概念,后来晋人陆机在其名篇《文赋》中对艺术思维和想象的特点也做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217.
诗歌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始终占据首要位置的文学体裁,早在十六世纪就被翻译介绍到了英国及其它欧洲国家。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不仅使得西方人对中国的文学、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对西方部分国家,尤其是英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早的古诗翻译,大都由西方学者完成,十九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加入了这一文化传播的工程。本文旨在通过对由许渊和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创作的《游子吟》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进而试图阐释中西不同文化影响下两位译者所采取的不同诗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18.
以学士学位证书英文副本样式为研究对象,根据法律文本类型的翻译特点,针对其存在的翻译错误逐一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纠正建议。同时提供了参考译本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219.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最普通,但也是最重要的翻译方法。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两种方法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意义。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著名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作品,大部分中国读者都读过巫宁坤的译本。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巫宁坤译本《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直译和意译案例,说明两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使用原则,以激发读者对翻译的兴趣并指导其在学习和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直译和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20.
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其锋利的文化政治批评契合了现代翻译研究的文化政治转向,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加多元和广阔的研究视角。具有独特西方文化身份和价值观,有着浓厚自我东方主义思维的中国翻译家林语堂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对《老残游记》的英译本进行了文化霸权的操控,包括在人物形象、写景状物、叙事模式、修辞和语言符号中等进行了相应的文化形象的变形,这正彰显了当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与弱势的东方文化碰撞时,"翻译,作为一种实践,在殖民主义操纵下的不对称关系中得以成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