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1943年9月18日至27日,第三届国民参政会第二次会议在重庆召开。其时,中共七名国民参政员中只有董必武一人在渝,他决定单独赴会。 相似文献
33.
“延安五老”,指的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人。“延安“老”这一称谓,源自朱德总司令1942年写的《游南泥湾》一诗,诗中有“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等句。 相似文献
34.
董必武是新中国廉政建设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其廉政思想吸收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华民族儒家传统思想之精华。"性习于俭"、"俭以养廉"和"遵守法律"皆为他廉政建设的主要原则。董必武倡导的廉政建设坚持德育为首、反腐倡廉必须警钟长鸣以及群众监督、依法办事等理念更是对当前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5.
董必武在建国初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制建设的主张和思想 ,而这些主张和思想皆源于其“人民司法”的思想。通过分析董必武对“人民司法”思想内涵的论述、人民司法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以及贯彻人民司法思想的主要措施 ,可以得出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奠定了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36.
董必武刑事法治思想的阐发主要集中于:在创建刑事法治方面,他对刑法立法的必要性和相对完备性、刑法的性质与任务、刑事法治如何贯彻“有法必依”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在刑事政策方面,他主张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贯彻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办案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等方针、原则;在刑事司法方面,他提出要健全司法机构和司法组织、培养各级司法干部等主张,强调刑事司法活动要注重程序。深入研究和合理继承董必武同志的刑事法治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38.
党的一大代表们都记得,会议曾通过一个纲领和一个决议——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显然,这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遗憾的是,这两篇文献当时只有手抄稿,并未正式发表过。在那样动荡的岁月,这几份手稿能够保存下来吗?沧海横流,何处寻觅? 相似文献
39.
华北人民政府法治取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权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29-34
华北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它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实行法治的施政方略。虽然只存在了1年,但在法律的制订、政府运行的程序化、司法过程的规范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同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史上的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