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0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96篇
管理学   433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303篇
人才学   65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282篇
理论方法论   175篇
综合类   3177篇
社会学   185篇
统计学   7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01.
102.
103.
104.
明清以来苗语东部方言区民间文献在古歌、古老话、创世纪史话、民间故事等口述材料的基础上,增多了用汉字记录的科仪文本、地方志、家谱、碑刻等。这些文献更贴近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出地方社会的真实样貌。它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场域中形成并传承,通过口传心授、文治教化的方式,承载着各族人民历史记忆、生产生活经验,反映出儒家思想和礼制规范。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地方教育促使国家自上而下和地方从下到上双向地实现了礼俗互动,重构了地方知识谱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地方教育的发展,是地方教育的应有之义,为地方教育提供内在指引。地方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外在助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频共振地强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归属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05.
敦煌文献为唐宋白话文献,在今天的通语中难见踪迹,但在许多方言中,与之语音相近或相通的词语仍在使用,可以为这些词语的释义佐证。利用现代方言对敦煌文献中的“阿莽”“■”“儃儃”“崖柴”■“色妇”“暖房”“帽惑”等十多条敦煌文献词语加以考释,可发现古代词语还活跃在今天人们的口语中,敦煌文献中的现代方言释证,能够为古文献研究及词语考释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南都学坛》2021,41(1):52-58
汪照是乾隆时博学名儒,陈鸿森先生判定其生卒年,依据的是王鸣韶《鹤溪文稿·少山汪先生哀词》。《鹤溪文稿》稿本上有汪照评语题记,看似与稿本收录《少山汪先生哀词》矛盾,实则不然,汪照所评乃第一次结集本,王鸣韶收录《少山汪先生哀词》则在临终前第二次结集时。汪照少工诗词,后究经义,著有《三家诗义证》《大戴礼记注补》;又重编纂,与姚埙合编《宋诗略》,辅佐王昶纂《金石萃编》,手抄《崇文总目》。文章首次梳理出了汪照的特色文献观,即以实用和事功为初心,传世文献之外兼用金石且重辑佚,颇有"二重证据法"之先见和"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辑佚文献三驾马车并行"之卓识,在拓宽乾嘉学术的研究对象、加深对乾嘉学者整体生活空间的认识方面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在正确分析整个高校文献资源建设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开展的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特点及其对文献资源建设馆藏的要求,分别从宏观规划、文献质量、资源特色、改进采购方法、协调纸质与电子文献的采购以及资源共享方面阐述了如何优化资源、科学配置,完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以使高校教学评估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8.
以1980—2017年为时间跨度,以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里检索到的篇名含"通感"的期刊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非接触性研究。统计分析样本数据的发表时间、数量、版面、类别和基金分布情况,对国内通感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