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57篇
理论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1011篇
社会学   159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古史辨”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史辨派的创始人顾颉刚遵循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对上古史进行了科学、严谨地考辨。其成果不仅对中国古史研究作出了科学的结论,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古代文学史、民族学史、民俗民间文化史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科学方法。古史辨派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辨伪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的新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辨伪,才能“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  相似文献   
972.
1923年初胡适和梁启超为清华学生开具"国学书目",引发一场关于整理国故的论争.参与者基本皆新派人物,因而也可视为新派内部就此问题整合观念的努力.争论中不论支持还是反对整理国故之人都经常援引"科学"以为助,像吴稚晖、康有为这样政治、文化立场都相当不同的老辈此时均特别强调中国急需的是"科学"的物质层面,而林玉堂等几位对"国学"认知不甚相同的年轻留学生却更注重"科学"的整体性(其实是更侧重其"精神与方法"),并进而提出了"科学的国学"的口号.这些与学术相关的现象折射出超越于学术的意义,应置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历史框架中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973.
长期以来,“国民性”被视为一稳定而不言自明的概念范畴。然而,细究近代以来“国民性”概念之嬗变过程,便可发现其内涵及外延并非一以贯之。在其转译过程中,西方语境中“国民性”概念的个体成分逐渐被剥离殆尽,“国民性”概念也逐渐由中性概念一转而成为负面表述的概念范畴,并最终在民族国家构建及抗战背景下被“民族性”概念所取代,成为中国社会群体描述的潜流。  相似文献   
974.
陈栎是元代最有名的《尚书》学者,他中年时期的《尚书》学著作《书解折衷》存在“援朱砭蔡”的倾向,即以纠蔡沈《书集传》穿凿附会之失为宗旨。而当朝廷开科,规定“经义”一项以蔡沈《书集传》为主,这种情况使得陈栎的《尚书》学研究相应地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为科举专门编纂了《书集传纂疏》一书,其目的是对《书集传,》进行羽翼、补充和发挥,从而能更进一步地把理学原则特别是《四书》修养论思想灌注到《尚书》学研究中去,以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75.
在新文化运动主要推动者中,唯有胡适对反省现代性始终深闭固拒,这是颇耐人寻味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与反省现代性,二者虽不可同日而语,但缘于反省资本主义文明,彼此又是相通的。也惟其如此,李大钊、陈独秀得以借反省现代性作为必要的思想铺垫,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反之,胡适既不能接受反省现代性,也就更不可能认同马克思主义,这在逻辑上也是势所必然。明白了这一点,便不难理解,五四后的胡适虽然仍不失为反传统的斗士,但已少了新时代的创意。胡适之累,不仅在于自由主义,还在于固执理智化的偏见:拒绝反省现代性,即反省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缘此也弱化了自己的思想张力。  相似文献   
976.
韩立平 《学术探索》2011,(1):132-136
“苏黄米蔡”之“蔡”究属蔡襄还是蔡京,解决这一问题的关捩是还原“宋四家”的形成过程。南宋时期形成了“苏黄米”并举、“米蔡”对举以及推尊蔡襄的批评传统,这是元人提出“宋四家”说的基础。“宋四家”排列次序在元代并不固定,明代始确定为“苏黄米蔡”并引出争议。有宋一代,蔡京从未进入过“宋四家”,也不存在所谓以“襄”代“京”的事实。  相似文献   
977.
"五四"启蒙意识与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场由中国早期现代大学中的知识阶层所引领的历史事件,五四运动留给我们极为丰富的精神遗产,其中启蒙意识是五四精神的最深刻内涵,也是五四运动得以生发的一个前提性条件。但后来,救亡压倒了启蒙,启蒙所主张的个人主体意识之觉醒潮流,汇入到了民族主体性觉醒的大潮中,整体主义从此成为中国社会思维的主要脉络。在此逻辑下,中国知识阶层的主体意识与独立性趋于消沉,物质主义思潮又使得信仰和价值迷失,大学精神和学人品格日渐模糊。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建构与形塑,有必要接续五四时期所张扬的启蒙意识。  相似文献   
978.
新文化运动时期,海克尔的许多著作被译成中文,他的学说被当作"科学"与"理性"的化身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新派人物宣传科学、反对迷信的重要思想武器.但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由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思潮转换的影响,海克尔的学说也曾饱受讥评,其影响也逐渐退出了中国思想界.海克尔及其学说在中国的遭遇,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两个阶段在学理层面上的不同取向.  相似文献   
979.
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学界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笔者认为,尽管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偏差,但它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西方思想的引进,为中国社会确立了"科学"与"民主"的文化观,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仅就这一点而言,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980.
试论20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玉峰 《求是学刊》2005,32(6):95-100
中国传统戏剧的研究在20世纪前期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绩,这对20世纪后半叶乃至今日的研究而言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1908年当王国维率先开始其中国戏剧的研究时,可谓是孤家寡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等事件的发生,均有助于研究风气的形成。1930年梅兰芳访美的成功,则直接促成了30年代的研究繁荣。相继涌现的自然禀赋与学术背景各异的学术大家们,为中国戏剧的研究提供了各各不同的研究方法与路径,从而使得20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学规模初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