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崔涛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55-57
童年是记忆中的一方净土,充满着人情美与人性美,汪曾祺正是在童年记忆中寻找灵感,并将童年情结作为他小说创作的动力源,从而使作品充满了温柔蕴藉的诗意美,也迎来了属于他的文学辉煌期. 相似文献
3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59-69
姚鼐论诗,反对唐宋诗之争,明确主张“镕铸唐宋”,吸取二者之长以补二者之短,形成新的风貌。故此,在学诗方法上,将宗唐诗风的模拟与宗宋诗风的新变融合;在表现内容上,将唐诗重性情与宋诗重学问融合;在美学趣味上,将唐诗的蕴藉与宋诗的高奇融合;在诗风取向上,将唐诗的宏阔与宋诗的幽深融合。姚鼐以宗宋诗风弥补宗唐诗风的空虚、平熟及肤薄,又以宗唐诗风挽救宗宋诗风的险怪、枯寂与浅直,由此而臻于“完美”。“镕铸唐宋”成为清代一种比较通行的诗学追求,昭示着清人力图构建本朝诗风的宏愿。 相似文献
33.
陈娇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69-73
苏州小巷文化对陆文夫创作影响很大,不仅体现在题材与表现对象的选择上,而且在创作思想、结构布局及艺术表现等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小巷文化"印记。同时,还冲淡了其紧跟时代的急功近利色彩,形成一种含蓄蕴藉的"糖醋现实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34.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词人.在当时慢词盛行的风气之下,小山却醉心于令词的创作,且取得了最高的成就.小山词不同于他人的艺术境界可以概括为词境的朦胧深美,具体表现为:渺远朦胧的意境创造;惆怅蕴藉的寄托手法;浅处皆深的语言风格.正是小山词朦胧深美的意境创造,推动了词体由代言体向个性抒情的转化,也使得词这种娱宾遣兴的卑微文体具有与诗一样感物赋情的品格.小山对词体的意境开拓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5.
他的写意风格,既有传统的笔精墨妙、风雅蕴藉,更体现出了一种开拓性的现代审美精神。其作品在意境、气势、神韵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一种难得的精神高度。他在笔墨实验和意境营造上的成功,来自他能在遍学古人传统之后勤奋努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36.
张玉勤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113-117
当前,休闲已日益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美学应投以必要的关怀,作出解读,给出评判,给予引导,这正是美学的当代使命。休闲不仅是个简单的时间概念和社会现象,更是一个美学概念和文化范畴。休闲具有不同的审美含蕴、结构层次和风格类型,其中审美自由是通达休闲美的前提条件,审美情趣是休闲美的核心意蕴,而审美体验则是连接审美自由与审美情趣的桥梁中介。三个要素之间相互沟通,有机关联,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休闲美系统”。 相似文献
37.
刘菊英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
海瑞做人“本真”,做诗也“本真”。他的诗歌将“我之本真”与“天光物色”融为一体,“内见蕴藉,外著风韵”;这些诗,既透露了他的政治主张,又表现了他的人格,自成一家。本文结合海瑞的诗论,对其诗歌的思想与艺术特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周邦彦的词艺术上别具特色。本文试图运用美学和历史的观点,重新审视周词,探讨周词的艺术审美价值,以期对周词艺术成就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39.
陈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
文学总是以话语蕴藉的形态而存在,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只能通过这种话语蕴藉而参与到文学活动中。符号学理论认为,文学语言是具有审美功能的语言,美学功能不以传达了什么为中心,而以如何传达为中心。笔者拟从传达美学的角度分析文学符号的蕴藉。 相似文献
40.
潘国好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61-162
文学的审美意蕴在文本中表现为文学话语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蕴藉状态,这种状态与文学话语言、象、意在文本中的层次组合有密切关系。相对于感性欣赏而言,在文本层面对于话语蕴藉属性进行理论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文学的审美属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