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88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41.
出土文献在考古学综合研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简文内容 ,反映出诸多考古学信息 ,如墓主人年龄、身份、秦代楚地的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的变迁、风俗等 ,这些记载为研究秦代江汉地区埋葬习俗、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提供非常珍贵的文字资料  相似文献   
42.
柳盈 《今日南国》2008,(15):79-79
生鲜奶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和一些致病性病原菌,如患乳腺炎的母牛牛奶中就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毒素可致食物中毒。还有些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如牛型结核菌、布鲁杆菌等也有可能污染牛奶而通过饮用使人致病。因此,牛奶一定要经过消毒才能饮用。  相似文献   
43.
杰克·伦敦虽然曾宣称自己批判尼采及其超人哲学,但是尼采的超人哲学在他的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其作品《荒野的呼唤》和《雪虎》都体现了这一思想。不过,两部作品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在《雪虎》中,实际上隐含作者对超人哲学的某些否定性思考。  相似文献   
44.
对商鞅变法时规定的“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的意义,史学界若干论著的解释既不符合商鞅变法时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户籍管理水平,也不符合商鞅变法后秦国的赋役制度以及秦人的家庭结构、规模和对父权的维护等史实。商鞅这一法令旨在在国家授田制的基础上或者是增加户赋和田赋的收入,或者是增加服役人手,在一定程度上,有促使秦民分家而刺激土地开垦的作用,但并不强迫分家。  相似文献   
45.
《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中未脱“不”字,通过对《论语》中出现的所有“患”字用法的分析可知,此处的“患得之”意为“以能否得到为患”。  相似文献   
46.
古松 《中文信息》2004,(10):50-54
当人们发现自己不再是孩子,不能再像孩子一样玩耍,我们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娱乐方式;当钢筋水泥的丛林隔开了人们的心灵,纷繁忙碌的工作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我们需要一种方式去放松自己。  相似文献   
47.
神虎术据传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它的许多特征的确体现出了中国早期武术的特点。其理论受儒家文化影响少 ,表现出张扬之气 ,以及激励习练者为国效忠誓死拼杀的非凡气概 ,具有激励民风 ,拼搏向上的意义。神虎术还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表现出原始武技以搏杀为目的的遒健雄勇之美。神虎术具有独特的运动方式和技术结构特征 ,表现为神虎术运动技术结构类似于DNA基因特点 ,简洁描述和指导基本技术风格以及异常丰富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48.
《中文信息》2007,(4):148-148
佛教对于我国影响深远,自古以来佛教信众颇多.而香火云集之处,则以依傍于名川大山的寺庙为主。依托山势的巍峨,深山的幽密,崎岖的山路,足以体现佛法的.静、悟、空的教义。虔诚的信众则需忘记身心的疲弊登顶朝拜,祈望赐福。本期专题则精选了100个佛教名山.赶快选取您心中不可不去的“神山”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49.
试论“巴”的得名之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巴”是古代活动在川东及附近的一个民族,对这个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三一六年秦灭巴、蜀,在其故地置巴郡和蜀郡,从此,“巴”成了代表四川东部的地名了。 关于“巴”的得名,向有多种说法。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中即列举了四种说法:1.得名于河流形状(谯周);2.得名于植物(司马贞);3.得名于动物(许慎);4.得名于地形(徐中舒)。他不同意这些说法,并提出了自己的第五种看法,即得名于“石”。他说:  相似文献   
50.
学者所质疑汉文帝二年“除诽谤妖言诏”中的“妖言”二字为“误衍”的说法,实不可信。通过对《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所载“毒言”的爰书,以及《论衡》对“妖”、“毒”关系的考察,知道秦汉人视“祝诅”为“妖言”,并可与汉文帝诏文中“祝诅上”相印证。藉此确认文帝诏文中的“妖言”二字绝非多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