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7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3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7篇 |
人才学 | 4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14篇 |
理论方法论 | 31篇 |
综合类 | 485篇 |
社会学 | 47篇 |
统计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5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9)
对于毛笔的选取,不同时代的书法家都是有所讲究的。今人书法入门一般选取软硬兼备的兼毫,因为兼毫能照顾到用笔的极端性,防止过软或者过硬。在执笔方面,历代比较公允的说法是"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在具体书写中,一般从对手指的要求,以及对手掌的要求来进行论述。通过上述执笔分析,并对执笔产生深刻认识,从而对"王羲之偷偷抽取王献之的毛笔"这一执笔的历史公案中,作出一种较为合乎理性的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152.
陈桂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
放翁词作涉及三国事者,凡有6篇,虽数量不多,但还是值得注意的.然而,遗憾的是,陆游所填的6篇涉及三国事的词作,多为用典而已.而其[水调歌头]<多景楼>一篇,也是在宴游时,即情即景而作.不过,陆游见存的130馀篇词作中,大部分作品还是精心结撰的.即如这6篇涉及三国事的作品,无论写景状物、吊古抒情,其作品中流露的情感,仍然不乏激荡昂扬之气. 相似文献
153.
本文从诗歌美学的角度 ,探讨了宋元诗歌中的美学观念 ,从大量诗歌实例中 ,展现了“情”与“景”的关系 ,分析了宋元诗歌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154.
张宗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69-70
无论是写景状物的诗文,还是一般的写人、记事的文章,都离不开景物的描写。景物有静态和动态之分。我们可以在描写静景时将明明是静止的东西写成为活动的,这就叫做化静为动。运用这种方法塑造的景物形象鲜明,具有灵动之气,给人的美感丰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5.
156.
高校办公室工作,既没有政府党政机关办公室工作的行政化色彩浓厚,也没有行业企业部门办公室工作的市场化性质突出,它是在独有的人缘结构和生态环境中,推动学校在自身定位下科学发展的基础力量.因此,要认真处理好工作中的虚与实关系,用快速的响应和高效的质量,为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57.
道家道教虚静观是道家道教哲学基础 ,同时它为中国传统器乐文化提供了丰富营养 ,在中国传统器乐文化中体现为三种境界 :收心去欲 ;物我两忘 ;“大美”、“大音”。道家道教虚静观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艺术创造的美学归趋。 相似文献
158.
高春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6):62-63
李贺,中唐诗坛的一颗彗星,以他独特的风格为中国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着重阐述李贺诗歌这种虚荒诞幻的风格给我们带来的瑰奇谲怪之美。 相似文献
159.
张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13-120
审美静观是关于审美态度的核心要素,其实质是审美的无功利性。在西方美学史上,康德是最深刻、最系统地论述审美静观的美学家。叔本华、鲍桑葵、布洛、闵斯特堡等美学家都从不同的侧面发展了审美静观说。中国古代美学史上也有许多审美静观的思想资料。如老子的涤除玄鉴,《易传》中的观物取象说,宗炳的澄怀味象,苏轼的无厌空且静,王国维的无我之境等,都展示了静观说中国美学中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中西的审美静观说有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0.
虚企业与ERP软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国内外ERP 的发展过程, 提出虚企业的概念, 指出它与ERP 软件系统的关系, 揭示ERP 软件中的模型与BPR 之间的内在联系, 探讨其结构的演变过程, 分析引入该概念的意义和对信息系统研究的影响, 如独立于现有企业实体的企业理论模型的研究, 优化的企业流程、企业构架的建立; 传统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的改变, 不应仿照原企业的构架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式的改变, 强调理论模型对信息化的企业管理及其实体结构的影响; 最后指出虚企业发展的过程为软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