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4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487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冰点     
《劳动者》2005,(3):3-3
就业岗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宣布,2005年要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2004年我国就业与再就业取得可喜进展,城镇失业率近5年来首次下降,劳动力市场景气度小幅回升,为2005年打下了一个好基础。但岁末年初,大学生乃至研究生就业的紧张以及青年失业群体比重的增加,又让人们担心,900万的目标究竟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762.
张爱玲是一个善用比喻的作家.她的比喻不仅想象奇特,而且善于以实写虚,"逆向"创造;作比后不是通常情况下的静止,而是能够惯性滑行,延伸意象的动作性.这些元素犹如胎记共同构成了张爱玲作品比喻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763.
时事政策     
《领导决策信息》2013,(21):10-11
该书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创作的随笔、散文、杂记、小说、对谈等文学作品及部分画作。全书分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五部分。既有青少年时代的生动回忆、工作后的难忘经历以及退后所思所悟等写实之作,又有寄实于虚、寄虚于实、实虚结合的虚构篇章。读来或使人感  相似文献   
764.
汪强 《领导文萃》2014,(22):65-67
正一"官不聊生"是个新出现的词。最初说出这个词的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她说:"为官者一方面要殚精竭虑地为民众服务,无疑会筋骨劳顿、心志疲苦;同时还得面对百姓、媒体的监督,自然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筋骨劳顿、心志疲苦,再加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这还不是官不聊生吗?"龙应台任过台北市文化局局长,是当过官的人。也许她在当官时"筋骨劳顿、心志疲苦",感到"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但即使如此,最多也只能说自己当官不聊生,而不能说官不聊生。理由很简单,一个老百姓或极少的老百姓不聊生,不能叫民不聊生,  相似文献   
765.
文天 《经营管理者》2014,(10):40-43
“虚”,通过“度娘”搜索,正解为“空虚”、“虚假”、“虚心”、“虚弱”等意思。而在丰富而风趣的四川方言中,“虚”宇还有另一层含义:“担心”、“害怕”。比如,在某人对某件事有所担心或惧怕时,四川人通常会说:“你娃‘虚’了哇?”“老子不得‘虚’!”  相似文献   
766.
以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2008—2017年财务数据为样本,运用内生转换模型考察企业过度金融化对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度金融化并不会对企业研发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但过度金融化却对企业研发投资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该结论在控制一系列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挤出机制上看,过度金融化对研发投资的挤出效应主要源于“现金流竞争”而非“产品市场竞争”;异质性上看,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资调整成本低的企业,过度金融化对研发的挤出更明显。通过识别金融化抑制创新的内在逻辑及异质性特征,为推进创新驱动提供了逻辑借鉴。  相似文献   
767.
张载哲学思想中的“有无”具有非常深刻的理论意涵,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有无”具有深刻的哲学意涵最早应当从老子始,老子思想中“有无”所体现出来的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意涵是隐而不彰的,到了庄子那里,“无有”并在即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了,魏晋时期“有无”思想的发展真正达到了最高峰,郭象提出的“独化论”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有无”思想的最终逻辑演化。而张载的“有无”思想就吸收了新道家所发展的“有无”理论,将“有无”转化为“虚气”,在新的理论背景下从而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太虚即气”的宇宙本体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768.
《老子》的哲学系统是围绕着"道"展开的,"道"细分为"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不争"等。"道"的神秘、普遍、变化的特性,使人对其难以把握,只有将"道"的各个特性分开来理解,才能对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这些特征才能够做到认识"道"和遵循"道"。  相似文献   
769.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小说列入九流十家,纪昀继承这种观点,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对小说的收录划定两个标准:首先,小说既然是稗官搜集来的刍荛狂夫之议,就无法保证其真实,但搜集者本身不能虚构,所以小说可以失实但不能虚构;其次,小说既然属于子部,就意味着以议论为宗,叙事仅仅是铺垫,所以读者对事件的真伪不要太过苛求。纪昀认为,对于小说来说,创作者的态度比内容的虚实问题更重要。这种小说观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770.
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因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口的迅速上升成为国内新一线城市。随着这些变化,城市的景观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与此同时,东莞政府正积极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本文基于声景理论的研究,通过分析城市声景在传播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东莞城市声景传播的现状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东莞城市声景传播进行了深入调查,旨在唤醒大众对声景的认识,并探讨城市声景传播在东莞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