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52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3篇
理论方法论   86篇
综合类   1463篇
社会学   129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国作家哈代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是明显的,对其小说《卡斯特桥市长》的分析可为此提供个案视角。从小说主人公亨察尔与古希腊神话人物俄狄浦斯的故事模式的比对,可以看出哈代对古希腊命运悲剧遗绪的继承,可以看出主人公亨察尔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也是命运悲剧;通过对亨察尔这一形象的重新解读,可以从四种原型模式来观照《卡斯特桥市长》。  相似文献   
2.
积德屯村是一个随明代大规模屯田而入滇的汉族村落,在周边白族的包围下生活了几百年。作为一个区域性“少数民族”,积德屯村基于共同的族群血统的历史记忆和地域(行政区划)两个认同要素,把可行性的根基认同与可见的工具利益汇合,实现了族群的认同,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显示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代爱尔兰女诗人努拉.尼.古诺尔的诗作《达芙妮与阿波罗》取材于希腊神话。作者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对达芙妮与阿波罗这对神话原形进行了剖析,解读了其中的男性至上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大满 《女性天地》2005,(5):38-38
有谁不喜欢风和日丽的甜蜜生活,但当苦难降临,能携手打破“同林鸟各自飞”宿命的有情人,迎来的必是风雨过后更为牢固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农业院校农村籍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如何针对他们思想特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探讨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侧重面,并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弥留之际》究竟应算作是悲剧性作品、喜剧性作品,还是史诗性作品,或者其它什么,这的确是个问题。针对评论界莫衷一是的论述,本文拟以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为武器,阐述这部小说的悲喜剧特质和传奇或浪漫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词汇作为人类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和信息载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同时,词汇教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本文扼要地回顾了中国词汇教学的现状和原型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概念及认知理据;并从基本层次范畴的角度阐述了该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回鹘是敦煌历史上比较重要而富有影响的古代民族之一。他们在这里有过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历史活动,并在这里留下了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举其要者主要有敦煌石窟出土的古代回鹘语文献、回鹘文木活字、回鹘人在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开凿的佛教石窟和游人香客于石窟壁面上题写的回鹘文题记。这些对研究古代回鹘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证明,辉煌灿烂的古代敦煌文化是包括回鹘人在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是围绕“美是上帝的名字”展开的。其中通过三位一体、创世、道成肉身、救赎和永生等基本教义的讨论,深刻揭示了美与真、善的关系,爱、与信、望的关系,认识、意志、情感的关系,以及从对事物的美的欣赏到静观上帝--美本身的心路历程,不仅充分反映了中世纪人们的审美理想,也概括了人类某些共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10.
《边城》: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渲泄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摆脱城市文明的压力,是《边城》创作的根本动机。这一动机说明《边城》的创作是一种抵抗,它意味着怀念湘西,更意味着抗拒现代化。在价值的固守与拒绝之间,充满诗情画意的《边城》成了一座没有硝烟的反现代化的战斗堡垒。《边城》凄惨的收尾真实地展示了现代化潮流冲击下的传统社会崩溃的命运,及人性的必然要求和它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它是唱给残败的湘西的挽歌。在一段轻柔、平和、明快的牧歌般的思乡曲之后,作家背叛了情感,摧毁了“边城”,归依了现代化潮流,撤出了这座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而在作品中唱出了抑郁、伤感、凝重的旋律为湘西传统农业社会送葬,实际上宣告了无法抗拒的历史理性对与生俱来的民族情感的一次胜利,也昭示了中华民族捐弃前嫌,为着湘西的重造和民族的新生而热切地呼唤现代化的宁馨儿。“边城”中所有的一切是现代化必然要颠覆甚至是已经颠覆了的。这座毫无科学价值的反现代化堡垒的审美价值在于:它的美学光辉照亮了偏远的湘西边城,照亮了黯然逝去的传统社会,它还将照耀着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追求人性的复归,直到它永远--因为“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的二重性模式永远持续到将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