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75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前社区矫正的试行受阻于体制转型迟缓且前景不明.与传统体制相比,贴近基层法律服务的司法行政部门更易树立以人为本的矫正观;以假释人员为主的矫正对象结构决定了司法行政部门接手社区矫正的必要性;持续扩大社区处遇对象更须充分利用其管理优势.因此社区矫正主体应以司法行政机构为主导,形成公安、检察、法院联动体制;该体制还须尽量吸纳社会力量,最终以"小政府、大市场"的政府购买模式完成对特殊类群的观护及督导.  相似文献   
42.
李同民 《东岳论丛》2007,28(1):169-172
从犯罪人到受刑人的观念变革以及受刑人权利保障的不断实践,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权理念的不断扩展。然而,更要以受刑人权利保障为主线分析行刑观念的变迁、监狱职能的变革、监狱制度的设计原则及如何以受刑人权利保障为指导,从而构建现代化文明监狱。  相似文献   
43.
行刑变更是行刑过程中发生法定事由而依法变更原判刑罚的执行方法或内容所应当遵循的方式、方法、顺序、步骤。它一般包括行刑变更的提请、审判、监督和救济等步骤;由此应当构建行刑变更的提请程序、审判程序、监督程序和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44.
社会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关系面临新一轮的调整,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成为当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维护社会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但限于制度设计存在障碍、行刑衔接尚不完善等原因,本罪的法律适用与各界预期仍有差距。本文结合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案件查处中凸显出来的重点、难点问题,初步探析本罪查处衔接工作的现状及其原因,并从明晰法律适用提高司法可操作性和加强机制建设完善行刑衔接两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的建议,旨在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5.
中国的酷刑史造就了两类特殊人群:行刑者与看客。由于杀戮示众具有表演性,看客就将行刑者的身份转变成戏子,将杀戮看作“杀戏”,一场杀戮就是一场戏:在“行刑者-受刑者-看客”这一链条上,于看客而言,杀戮是杀戏;于行刑者而言,杀戮是戏杀;而受刑者则是被杀戮裹挟进戏场的戏子。刑场与戏场也因此有了异质同构的特征。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深刻表现“杀”与“被杀”现象的有鲁迅、沈从文、莫言等作家,他们的相关作品形成了现当代小说中极为独特的杀戮主题。作家们分别选取“行刑者-受刑者-看客”这一链条上的不同对象加以表现,借此,鲁迅声张启蒙理念,沈从文关注宗教意识,莫言则挖掘历史症结。  相似文献   
46.
近代监禁刑的产生,取代了古代残酷的死刑、肉刑,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围绕着监禁刑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监禁制度已走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其与现代社会发展下社会理念的冲突也愈发明显。可以说,现代监禁制度在理性与进步的价值追求目标下,实现自身变革已刻不容缓,这也是现代刑罚理念和刑罚目的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7.
刘庆 《探求》2013,(Z1):44-47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是刑罚执行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切人点和结合点。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根据修改后的刑事  相似文献   
48.
《南都学坛》2019,(6):64-71
2018年10月4日凌晨,辽宁省凌源第三监狱发生一起两名罪犯脱逃案件,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引起了人们的深思。"监狱怎么关不住犯人呢?"毫无疑问,这个问题触及了监狱行刑公信力。监狱执行刑罚属于国家公务,要向全社会昭示监狱行刑,使社会公众确认其公正依法的真实可靠。监狱行刑公信力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涉及的层面极其复杂。撇开社会公众不谈,就监狱行刑公信力而言,要提高监狱行刑公信力,不仅要监狱行刑信息公开,而且要完善监狱行刑法律规范、完善监狱管理体制,也要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因为,监狱行刑公信力事关法律实践公信力,国家必须重视,否则法律实践公信力就失去了底线依托。  相似文献   
49.
就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其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衰败、升华与堕落,都与善恶问题紧密相连。善寄托着人类社会和个体不断发展、升华、完善的理想,"恶是善的对立面,是德行的背向,是对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损害,是对不道德行为和不良品质的一般的抽象的评定"①。监狱所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从根本上说它是对人中间一类特殊的人群——罪犯进行改恶从善的实践过程。它与人类和个体不断完善、发展的实践过程是一致的。监狱如果背离了扬善祛恶的追求,甚至走向  相似文献   
50.
刘浪 《领导文萃》2010,(24):100-103
<正>五百年前的明正德五年(1510年)8月25日,权倾一时的大太监刘瑾涉嫌造反被凌迟处死。按大明律法,凌迟者须剐3357刀,一刀剐下一片肉,刀刀不得触及要害。三日之内,犯人血肉模糊,渐渐不成人形,但不得咽气。因为是公开行刑,围观者甚众,其中很多人携金带银,是为了换取剐下的一片皮肉。这些人有的受过刘瑾的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