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44篇
劳动科学   71篇
民族学   106篇
人才学   60篇
人口学   648篇
丛书文集   702篇
理论方法论   217篇
综合类   1364篇
社会学   425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基础化学课程之中,要充分发挥化学的魅力,就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从实验出发,让学生能够亲手去做教学实验,在实验中体验化学的乐趣,了解化学的原理,对学生的课业学习起到推动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又可以为高职基础化学课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2.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地区的核心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关心的重大问题。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起,在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就进行了四次中东战争。战争并未带来人民所期盼的和平与安稳,反而是更多的流离失所和贫穷。1993年,巴以双方正式开启了和谈之路,签订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奥斯陆协议》。然而,它并不意味着冲突的结束,而是走向新冲突的开始。论文从这个节点着手,分析了1993年至今的巴以冲突现状及其原因,并结合当今以色列开展的“护刃行动”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53.
张亚云 《现代妇女》2014,(1):147-148
在西方兴起的保护运动中,产生了关于动物保护的伦理学探究,形成了一种新兴的伦理思潮——动物伦理,构成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重要理论。鉴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重要日程,而我国动物伦理发展又较缓慢,所以此文通过对西方动物保护的发展以及动物权利的探究,以期增加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促进人、动物、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54.
据媒体报道,"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近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动标准。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相似文献   
55.
深泽县运管站在安全生产首季集中执法行动中,祭出“三关一监督”硬措施,客运、货运、机务各业务班组,履职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督导企业开展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生产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56.
"首届两岸新儒家会讲"引发出当前大陆儒学发展的一些问题,通过此次"会讲"可以看出以陈明为首的一些"大陆新儒家"的功利性用心。进一步,我们试图通过陈明先生的"即用见体"理论,发掘这些"大陆新儒家"功利主义的理论根源,揭示其"即用见体"是一种粗陋的实用主义和投机主义。这种歪曲利用、变相否定儒学及传统文化的理论方式,将会把儒学发展的带向一个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57.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223-228
史传叙事呈现出"行动>性格"的特征。行动是事件的核心,这也就意味着"事件>人物"。史传中的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在行动中附带产生了性格。这是因为史传编撰的根本目的是彰善瘅恶,而能反映出人物善恶的只有行动。这导致了它的人物性格以单一型、向心型为主,性格结构缺少变化性和对立性,并呈现出善恶二元化的倾向。史传人物的这一特征还与史传叙事不能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属于事后叙述、合传类传的编撰体例等因素有关,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8.
本文概述了西北民族走廊的发端、演变和定型的过程。首先,以历史的视角解析甘肃-青海区域性社会的文化形态,尤其注重在多源主体(plural subjects)与帝制中国(imperial China)的中央王朝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形成礼仪网络,以及在其间的甘青社会模棱两可的地位和媒介作用。在重构该区权力支配关系的基础上,对西北走廊边际群体的主体性问题作简要介绍,试图把理论性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其次,以应用人类学研究为基础,尝试提出超越发展矛盾的原理及实现方法,以便为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使当地挣脱发展话语桎梏。与目前已采用的西北区域发展与资源开发模式相比,本文所阐述的"参与式行动"(participatory action)及其相关研究有助于组织少数民族与地方社区的力量,达到预定的目标,进一步把介入者(intervenors)与被介入者(intervented)的主体-客体对立关系(subject-object dicothomy)转换成前者与后者相互依存、共享发展成果的主体间性关系(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最后,重新认定本学科的学术地位及其实用性价值,认为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在梳理地方性知识的前提下,更应当找出对应援助发展项目的合理方式,提供相似案例等研究成果来处理在政策制订、执行与评价的整个过程(policy process)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网络行动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网络行动一词的出现,彰显了互联网时代的公民希冀通过新媒介,将争取公民权利和社会正义的民主期望付诸积极、理性实践的渴求。网络行动研究的核心不仅是探讨新媒介与公民行动的关系问题,更是要深层考量已有的制度性力量的逻辑与资源对传播技术所进行的动态建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政权系统及其决策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相似文献   
60.
《21世纪》2012,(3):68-71
题记:政策是国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