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50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129篇
管理学   4297篇
劳动科学   276篇
民族学   248篇
人才学   528篇
人口学   108篇
丛书文集   6598篇
理论方法论   1181篇
综合类   11647篇
社会学   1167篇
统计学   376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786篇
  2014年   1821篇
  2013年   1501篇
  2012年   1516篇
  2011年   1801篇
  2010年   1723篇
  2009年   1956篇
  2008年   2305篇
  2007年   1618篇
  2006年   1426篇
  2005年   1402篇
  2004年   1236篇
  2003年   1089篇
  2002年   924篇
  2001年   780篇
  2000年   590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周弘在《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上撰文指出:“里斯本战略”为欧盟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以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关键词,调动了欧洲联盟的各种政治、财政和人力资源,启动了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2.
政治发展要兼顾、平衡民主与权威,兼顾及平衡民主与权威是人性与社会发展理性结合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现行权威政治构成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背景,民主政治的发展途径必须在现实的权威政治框架内寻找,利用权威与民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具体统一性及权威政治对民主政治发展的积极主导与促进作用,在权威政治的主导下,为未来的高度民主政治做铺垫性的主体动员和实体性的制度准备,实现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自然历史过渡。  相似文献   
123.
行政自由裁量权作为行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政活动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随着社会事务的日益纷繁复杂,行政自由裁量权在大幅度膨胀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正当权益造成了威胁。因此应考察其存在的合理性和被滥用的可能性,从外部控制和行政自我控制等视角对其有效控制路径作出研析。  相似文献   
124.
在中国,“服务行政”意味着一场现实的运动,它既是当前理论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政府改革实践中的主题和议程。考察服务行政这个概念,从1995到1997年,处于形成阶段;在1998到2 0 0 0年,则是模式建构的理论思索阶段。在“服务行政”理论形成的这一阶段中,从概念的提出到模式的建构,不仅是中国行政学史上极有学术价值的事件,而且启示了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5.
近年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形成了长三角新的区域优势,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的共识.那么作为区域合作的主体力量--企业,究竟以怎样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到底如何?对于企业来说长三角整合还存在着哪些障碍?我们于2004年四季度选择了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7个市的450家年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就这些长三角地区企业在生产经营、人才交流、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协作关联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26.
李泽厚的美学历程是一个“人”的历程,是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时代进行展现和思考“人”的历程。五六十年代,“人”是社会的人和实践的“人”;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人”是实践的“人”和主体的“人”;80年代中期以后,是从“新感性”的“人”到“情感本体”的“人”。李泽厚以自己的理论个性,回答时代的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美学关怀。  相似文献   
127.
马克思与后现代主义都对传统主体概念进行了颠覆。在马克思那里 ,主体不再指自我意识或自我 ,而是渗透了历史性原则 ,是创造和规定人及产物的历史过程 ;其客观上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 ,主观上表现为人的社会历史存在。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主客二分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反对寻求同一性 ,反对普遍主义 ,把以认识主体为核心的反映论作为批判的目标。这是两种不同的颠覆方式 ,但都宣判了传统主体概念的死亡。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对实践中常见的几种行政行为的可诉性分析 ,找出规律 ,从理论上阐明可诉性具体行政行为的范围 ,特征以及如何正确把握具体行政行为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129.
现代性的哲学观念是指在近现代哲学中形成的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性的思想基础的哲学精神和哲学意识。现代性最根本的哲学精神是理性意识 ,理性意识的目标和根本功能是达到合理性。近现代哲学在理性意识的指引下形成了三大现代性的哲学观念 :主体性观念、主体间性观念和历史性观念。在三者中 ,主体中心理性和主体间理性只有在历史理性的参与下才能达到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0.
马恩有关悲剧的理论是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落后阶级、反面人物能否作为悲剧人物来写;如果可以,他们身上有没有喜剧因素;恩格斯关于悲剧的论断是不是对所有悲剧本质的概括.认为运用变换主体视角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把人物归入不同的主体,其面对的客体会发生变化,潜藏在同一人物身上的悲剧性、喜剧性就会得到不同的突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