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28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论行政复议调解的可能与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行政法学理论认为,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的理由主要是行政权不能由行政机关自由处分、行政机关与相对人地位不对等以及调解不能实现公平正义等。这些理由均不能成立。在行政复议中适用调解能够充分尊重当事人对解决行政争议方式的选择权,突出“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有利于简便高效地解决纠纷,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维护社会稳定,并为法律的完善提供实践经验。行政复议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涉及公共利益的案件不适用调解以及利害关系人全部参加调解等原则,并应注意其与现行制度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2.
浅析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对于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监督行政主体正确行使行政职权,维护社会公正与安定有着重要意义。实践中,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还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设立独立的复议机构,逐步推进行政复议审查中立,取消行政复议终局,加强对行政复议的司法监督,这将有助于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更好地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李娟 《中国统计》2012,(7):38-40
2012年初,北京市昌平区统计局接到昌平区人民政府法制办的告知书,某工业企业已向昌平区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要求撤销对该单位统计违法行为做出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对此,昌平区统计局积极准备应诉材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向复议机关提交了《行政复议答复书》,最终经昌平区人民政府审理,认为区统计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维持了区统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相似文献   
104.
105.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在各国具有普遍性,并形成了共同特点.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不衔接表现在诸多方面,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定位、行政复议地位渐趋独立的意识增强、行政主导地位的体制影响、解决行政纠纷的需要是其主要原因.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机制的构建应凸显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特色,确立司法最终裁决原则.  相似文献   
106.
根据社会冲突理论,社会矛盾是必然的但需要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社会矛盾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矛盾双方没有就利益分配达成共识,而矛盾化解的过程就是促进双方达成共识的过程.共识理论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并为社会矛盾的化解提供了新的思维路径.这一路径在社会管理创新上即是制度构建,其突破口是改革行政复议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07.
目前的法律规范和行政法学理论,对于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过程中需要听证的情形条件要求要么是过于抽象,要么是脱离了行政复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行政复议听证是进行多方调查和法律适用论证的方式,与司法听证、立法性听证、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听证、信访听证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行政复议是依法行政框架下的效率优先、司法裁决之外的选择性补充、政府与民众之间对立可能性的缓冲,有必要确立行政复议适用听证的三个原则:有利于办案人员了解案情,有利于促使有关各方调解、和解,有利于缓解矛盾。  相似文献   
108.
《领导决策信息》2013,(20):40-41
各地《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均已发布,本文将综合各地的报告,对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等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9.
行政复议是解决纳税争议的必经程序,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先行缴纳或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的复议前置条件,有违法律的平等、公平原则,不利于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利于行政复议制度的救济功能和监督功能的实现,应当予以废止。  相似文献   
110.
[案例]:王某是某针织厂的女职工。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想起去市百货商店买一件毛衣。王某在打出租车去百货商店途中,由于开出租的司机喝酒喝多了,在拐弯处与一辆疾驶而来的私人轿车相撞,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王某当场昏迷。后被路人及时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