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96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269篇
管理学   7127篇
劳动科学   840篇
民族学   367篇
人才学   1079篇
人口学   574篇
丛书文集   9040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979篇
综合类   17553篇
社会学   2332篇
统计学   908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771篇
  2022年   741篇
  2021年   1056篇
  2020年   881篇
  2019年   868篇
  2018年   394篇
  2017年   679篇
  2016年   920篇
  2015年   1347篇
  2014年   2909篇
  2013年   2462篇
  2012年   2872篇
  2011年   3191篇
  2010年   2960篇
  2009年   3051篇
  2008年   3244篇
  2007年   2302篇
  2006年   2090篇
  2005年   1983篇
  2004年   1679篇
  2003年   1499篇
  2002年   1145篇
  2001年   972篇
  2000年   700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各位领导、各位顾问,同志们:在全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三个转变”,全面实施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促进四川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时期,四川省第五届科技顾问团今天正式成立,继  相似文献   
72.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借助网络媒体持续关联与聚合、发酵与扩散,极大地影响着公众的情感和态度,易引发集体非理性恐慌,网络时代信息扩散和迭代呈现全新特征和趋势,故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结合“土坑酸菜”事件,利用Python技术获取媒体原始资料,对资料进行扎根编码分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机制模型。根据编码结果识别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六大主范畴,包括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一般化信念、(有效的)组织动员、社会控制、风险放大,将主范畴内容纳入价值累加理论六大因素中,分析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是以突发事件为分界点,分为前期蓄势、中期造势、紧急处理三个阶段,前期蓄势和中期造势阶段通过多轮循环相互反馈影响,最终放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在整个风险扩散过程中,网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的“社会放大站”,其加速了信息传播,强化了公众风险感知。本研究运用价值累加理论、基于宏观和微观整合层面,细化探究了网络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的完整过程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风险放大SARF研究框架,为相关研究做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3.
实行学分制收费不单纯是收费方式的改变,从深层意义上讲,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高校财务人员理财理念的转变,服务观念的更新,使其更具有人性化.  相似文献   
74.
75.
依赖学习汲取外国文化制度得以发展的日本,其翻译行业的发展必有其优势可取。文章围绕翻译职业化进程中的三大要素,探讨了日本翻译行业协会、职业教育、资格认证机制的发展特色。从而发现,日本翻译职业化进程更具专业性、高端性和战略性。翻译职业化的发展必须把握时代变迁,紧跟翻译市场的需求,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发展战略,以此支撑翻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出翻译工作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重要性。  相似文献   
76.
77.
78.
从《战争日记》到《保卫延安》,是杜鹏程从革命纪实性表述到文学公共化表达的建构过程。《保卫延安》对《战争日记》的承继性在于现实经验、阅读资源与主体情感三种维度,而《保卫延安》的叙述动力则基于长篇小说的形式功能、冯雪峰的助力以及主流新文艺方向的三重建构。通过分析从日记到长篇小说的文学建构过程,一方面可重新审视小说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性与叙事功能,另一方面也借此反思作者意图与艺术自律的关系,进一步思考十七年文学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79.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9条规定了个人信息侵权责任的请求权基础与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基准,如何理解和适用该规定是学界的一大难题。受动态系统论的影响,《民法典》第998条确立了法律效果的弹性评价机制,基于规范目的和法律适用关系的双重考量,应当运用于个人信息侵权责任规则的解释论作业中,但在侵权责任构成与损害赔偿范围方面发挥作用的机理不同。具体而言,在侵权责任构成领域内,该条主要在构成要件框架下起到辅助法官判断的作用,赋予法官一定自由裁量权;而在损害赔偿范围领域,通过充当评判法原理充足度的因子,强化法官的价值衡量与论证义务,使得评价结果趋于弹性化,实现个案正义。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