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34篇
  免费   920篇
  国内免费   246篇
管理学   3691篇
劳动科学   301篇
民族学   643篇
人才学   795篇
人口学   264篇
丛书文集   10743篇
理论方法论   2195篇
综合类   21246篇
社会学   3459篇
统计学   663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617篇
  2022年   618篇
  2021年   717篇
  2020年   661篇
  2019年   556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579篇
  2016年   612篇
  2015年   1139篇
  2014年   2403篇
  2013年   2075篇
  2012年   2267篇
  2011年   3168篇
  2010年   3168篇
  2009年   3266篇
  2008年   4321篇
  2007年   3248篇
  2006年   2766篇
  2005年   2460篇
  2004年   2009篇
  2003年   1639篇
  2002年   1467篇
  2001年   1323篇
  2000年   822篇
  1999年   508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471.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把人需要吃、喝、住、穿作为历史的根基确立起来。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人虽然也要满足自然的需要,却是在肉体和精神对立的基础上来看待人自身的自然。马克思颠覆了这种二元对立,强调人的自然是一种社会化的自然。在此基础上,他否定了从同一性原则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而是从精神和肉体的冲突与和解中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基于这一观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概念,即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冲突与和解的历史观念。当他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历史时,历史就不能被理解为异化和异化扬弃的历史。对于马克思来说,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历史观不仅为我们理解文明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给我们思考当代现实中的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72.
借助Pragglejaz团队的“隐喻识别程序”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的隐喻进行分类描述,从认知关联视角切入对各类隐喻翻译进行案例分析。为实现白皮书类外宣文本国际传播的最佳社会效益,最大语境效果、共同的语境假设以及交际传播的目的是译者在实现隐喻跨语际转换时的重要考量准则。  相似文献   
473.
道德相对主义在解释某些文化的异质习俗时,往往从道德相对性的实然事实推出自己的应然理念,主张对所有的相对性道德标准都采取宽容开放的德性态度,却没有意识到这种价值诉求潜含着折衷调和无原则、让德性沦为伪善的严重弊端,最终会取消"不可害人"的正义底线的终极地位,甚至纵容某些坑人害人的不义行为。要克服这种弊端,就应当站在正义一元主义的规范性立场上肯定多样性(而非多元性)的正当意义,一方面强调不可害人作为一元正义底线对于多样性的人类生活的终极约束力,另一方面宽容尊重所有符合这条正义底线、没有坑人害人的相对性道德现象,从而消解道德相对性与道德相对主义的张力。  相似文献   
474.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在近代留学潮、爱国救亡运动以及苏俄社会主义实践的合力推动下,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理论工作者为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早期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从核心要义、限制因素、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作了阐释解读。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呈现出语言“接地气”、形式多样化、不同派别通力合作、传播的相对片面性等几个贯穿始终的鲜明特点。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历史作一系统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75.
“创造的教育”理念,既是对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的积极响应,也彰显着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师范大学秉持“创造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指引着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如何基于“创造的教育”理念评价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开发了“创造的教育”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具,得到了两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内容驾驭”(教什么)和“策略运用”(怎么教)。通过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将“创造的教育”高校课堂教学表现的水平划分为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三个等级,建议高校教师及其课堂教学:基于学科理解提升教师内容驾驭能力,注重学科思维方式和方法显性化呈现,加强基于远迁移问题解决的任务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中挑战性问题的设置,注重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中心的理念。  相似文献   
476.
“创造”是历史聚焦下的核心词汇。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创新能力愈加重要,“创造的教育”则是依托于历史的聚焦与未来的挑战应运而生。创造的过程是逻辑与非逻辑辩证统一的过程,根据创造的发生机制可以完成对创造的引导与创造性的培养,师范大学“两代师承”背景下“创造的教育”的实施相较于一般的创造教育更具价值性与复杂性,因为其不仅需要培养未来有创造能力的教师,还要培养具备创新性人才培养能力的教师。“创造的教育”应回归学习的过程性,使学生对创造与探究具备更为深刻的理解;强调重视主体的内生动力,使学生愿意进行创造并形成创新的人格;同时还应指向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多样可能性中更好地适应与发展。  相似文献   
477.
至善论与中立性之争是自由与社群之争后西方政治哲学向纵深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如何回应它们之间的争论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对此,威尔·金里卡明确否认它们之间争论的关键是“正当与善何者优先”的问题,并把出现这一问题的起因归咎于罗尔斯本人的误述。通过分析罗尔斯语境中正当优先性的两种含义及其与中立性的关系可以表明,金里卡的归因并不正确,他对罗尔斯的解释存在两个误解。尽管如此,在回答至善论与罗尔斯之间的真正分歧时,金里卡也试图反思中立性原则。此种反思从人们的根本利益在于过一种美好生活之判断出发,论证个人自主性的重要性进而强调社会性文化也应作为平等关心的一部分。金里卡的回应因此既坚持了国家中立性,也明确援引社会至善论,从而打破了中立性和至善论两种主张之间的截然对立,并显示出中立性走向与至善论和解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8.
我是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自然而然会在作业的布置上必不可少一项:周记。说实话,最初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而是以为学生会在周记中反映许多班级现象,这样便会给我班级管理带来很多方便。现在回头想想自己当时这种目的实在有点过于陕隘了。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学生几乎很少会在周记里如实地向班主任反映班级状况,尤其是坏的现象,他们不愿做打小报告的人,他们也不愿班主任经常为了班级管理大动肝火,这样他们日子也不好过啊。  相似文献   
479.
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原则高度”的理论开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对宗教、思辨法哲学等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否定性批判中,内在建构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核心要素与理论逻辑:从意识形态生成根源、精神变物质原理、理论实现条件等批判维度,深刻揭示了“颠倒的世界决定颠倒的世界意识”“彻底的副本批判必然会专注于原本和实践”“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以及“理论实现程度取决于国家需要程度”等基本规律,初步确立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480.
鲁藜的诗歌紧扣生命的主题,礼赞生命的奋斗不息,创造生命的壮举,讴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折射出强烈的生命意识.生命因苦难而"绽放".生命因追求而美丽.生命的升华与超越不仅体现在对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追问上,还体现在对群体生命、"大我"世界的追求中.向生命的高度攀登,突破"小我"的牢笼,将个体生命投入"大我"的世界,在"大我"的世界里无私地奉献和付出,与群体生命达成一片,最终铸造辉煌的个体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