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8篇 |
人才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28篇 |
理论方法论 | 8篇 |
综合类 | 134篇 |
社会学 | 29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宋代书家米芾论书强调入人,以此为基点来考察传统书论,可以探寻总结出三种较为普遍的表达方式,即物象化表达、人格化表达、哲理化表达.分析这三种表达方式的特征及其异同,不难看出,感悟对学书者研读书论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2.
段廷婷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27(3):108-110
隐喻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文化内容的反映,是连接语言与文化的一条纽带,它能够通过语言媒介来学习文化,吸收他人的经验教训,并应用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中,它产生于人类的共同体验.此外,隐喻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使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它们普遍存在于中外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53.
樊敏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以在研究界备受冷落的王蒙的荒诞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文化学和叙事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考察王蒙先生的荒诞观念出发,深入内在的文本情势阐释之中,通过对几个文本的细读,重点考察了王蒙荒诞小说与西方荒诞小说之间的异同,从而形成了文本的荒诞意味。 相似文献
54.
郑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3):150-152
运用个案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探究<新周刊>封面专题的话语表达方式及其传播效果,总结提炼出其封面专题口号式、反思式、概念化、排行榜等话语表达方式.认为这种富有特点的话语表达方式使<新周刊>封面专题引起了目标受众的广泛注意和共鸣,部分内容产生了强烈而持久的社会影响.实现了较理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5.
熊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117-121
散文诗人袁智忠凭着不倦的艺术探求而逐渐建构起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在情感内容上具有浓厚的牧歌意绪;二是在语言形式上舒放自如,三是在表达方式上以小见大,这些构成了其散文诗的美学特质,也是他的散文诗能够受到诗歌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6.
徐弢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62-164
基于The Old Man and the Sea及其两个不同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英汉衔接手段的异同。比较发现英汉衔接手段大体上归属于Haniday与Hasan对衔接手段的分类,但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在具体行文时衔接手段的运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7.
陈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8(3):128-130
在翻译过程中.把握原文特定语句赖以产生的语境.对于领会原文的意义、选择恰当而得体的表达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组成非语言语境的几个重要因素来探讨语境对翻译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8.
崔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7-11
主语省略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日语句中的主语大量地、经常地被省略掉,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从内向外看或从外向内看,日语的谓语有明显的方向指向性;复杂、发达的敬语表达方式暗示了主语的存在;日语授受表达句式中的潜在的人称指向特点决定了句中主语要经常被省略掉。 相似文献
59.
朱依理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36-40
艾米莉·狄金森是与惠特曼齐名的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先驱。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的"词家大宗"。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两位杰出女性的诗词主题和表达方式同中有异。狄金森的诗作主要涉及爱情、自然和死亡(宗教)等主题;李清照的词作则以爱情、自然和国家民族为重。即使是同一主题,她们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将她们的作品对照研究,能更清楚地窥见她们各自文化传统的某些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