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48篇
民族学   114篇
人才学   26篇
丛书文集   617篇
理论方法论   144篇
综合类   1939篇
社会学   17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曹丕<典论·论文>一文在文学批评史上无疑有着崇高的地位,而当我们把该文置于汉魏之交的多维语境中去重新解读时,就会发现曹丕对文章的真实看法并非如其在<论文>中所言.其"文气"说的提出也是因循借鉴的成分较大,开创意义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3.
94.
95.
“衰老”是路易丝·格吕克后期诗作的一大主题,在评论《忠贞之夜》时诗人称其承担了一次宏大的关乎“衰退”的冒险之旅。该文通过文本细读探究诗人如何展现“衰老”主题以及该主题如何折射诗人老年时期的内心世界。结合形式诗学和文化诗学分析,文章认为诗人通过聚焦“旅行”隐喻、重复使用相同意象并融入自身晚年经历,来展现“人”所面对的身体机能衰退、灵感枯竭等内在和外在困境。诗人对衰老或刻意或隐喻的书写,是对人生与艺术的不懈思考。  相似文献   
96.
关于《齐风.东方未明》一诗的本义历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孔子诗论》的出土对于探寻《诗经》的本义有着重要意义。《齐风.东方未明》一诗应是一位女子怜惜其丈夫的诗篇。她通过讽刺官府兴居无节、号令不时,致使其作为小官吏的丈夫终日忙碌,早晚不得按时休息,从而表达她对丈夫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以裘帕·拉希莉短篇小说为对象,研究其美学风格,认为其具有别样的优美。在文本中表现为:环境的静谧之美,叙事的含蓄之美,情感的节制之美。这一风格的形成,首先是其审美个性决定的:拉希莉沉静深思的性格、严谨的学术修养决定她的审美趣味近于内敛平和;印度民族性格、审美习惯和古典主义美学传统的间接影响使其审美趣味较为含蓄质朴、高雅柔和。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等人的创作也直接影响了她的美学风格,她在实践优美风格的途径上又迥异于契诃夫等人。  相似文献   
98.
99.
以赛亚·伯林为政治哲学嵌入了价值多元主义的基础和视角.他晚年的文集《扭曲的人性之材》一书,重申了他一生所坚守的价值多元主义论题.其反对一元论、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发现了价值之间的必然冲突,并在人类社会中寻求联系、理解和平衡,已然成为一种我们时代的默许的共识基础和共通视角.但其亦有自身无法解决的困境.要为价值多元主义辩护...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