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33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55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从《诗经》看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的“诚信”道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贤秋 《唐都学刊》2004,20(3):115-117
<诗经>用大量的篇幅揭露了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道德沦丧和诚信缺失的状况.其主要表现在"五伦"关系的失序、社会秩序的混乱和诸侯国之间的背信弃义等方面.同时,<诗经>还揭露了造成这些状况的某些原因,对于我们从事这方面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2.
西周的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以其繁复且完善的规制为历代学人所关注。但由于原始史料的匮乏 ,学理解释中的纷争从未停止。自孟子始对井田制的认识就很模糊。除此 ,以宗法分封制为处理框架的土地分封首先固化了土地国有的制度 ,各级领主多层分列其中 ,而最终的耕作模式主要是以“国人”与“野人”的身份差别形成了两种土地经营系统。  相似文献   
23.
从家庭教育角度探析《诗经》的民歌部分 ,也是其精华部分的《国风》 ,其内容主要有自然、生活常识 ,生产、生活技能 ,德行、修身之道和崇拜、祭祀之理等几个方面。由于《诗经》诞生的特定社会背景以及作为教育内容的经典性 ,从这些内容中可大致看出西周时期民间家庭教育内容的基本面貌 ,也可以此为起点 ,静观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民间家庭教育内容的演变和发展 ,为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4.
<诗经>中的诗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些地域、部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从婚恋诗这一特殊题材入手,立足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冲撞与变迁,结合西周的历史事实,以对诗意的文学理解为基础,力图真实把握诗篇中所呈现出来的婚恋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5.
中国美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何在?这是中国美学史研究中没有详尽而明确解决的问题。西周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大时代,有西周的文化的昌明,才会有中国美学思想的繁荣隆盛。可以说,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观念和范畴都是在西周萌芽和成形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敬天保民的社会观念,宗教礼仪的文化制度,所彰显的理性、人文精神,是孕育中国美学的胚基。形成了中国美学以德为美、重视人格、推崇生命精神的审美取向。这是中国美学区别于其他民族美学观念的独特的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26.
正铜旄甲:1976年宝鸡市竹园沟■国墓地十三号墓出土。旄首通长13厘米,銎口径3.5×3.9厘米。鐏长4.9厘米,銎口径3.2厘米。由三部分结合而成,旄首、柲、鐏,木秘两端纳于旄首及蹲銎口径内。旄首作鸭头形,中空,鸭嘴微启,下喙顶端有圆缺孔,中有长条形穿孔。  相似文献   
27.
本文运用出土文物与《河图》进行了分析对比,进一步证明了珠算是起源于《河图》的推断。  相似文献   
28.
西周中晚期,由于社会问题频出与语言文字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老臣直谏君王的文辞记录,是中国古代直谏文辞兴起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老臣们遵循政教的传统,通过讲说道理、赋作诗歌等方式,毫不留情地直言批评周王违背先王德政、不修德行、丧失民心等错误,反映出当时宗法制崩溃下老臣职责的延续与贵族礼乐地位的上升。  相似文献   
29.
武王在位时初步营建过成周城,具体位置在今汉魏故城一带;成王之世重新营建成周城,在今瀍河两岸。金文资料表明:成周城是西周时期的另一都城,西周时期在成周设有宗庙,成周城是西周时期的另一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30.
本文根据时地变异、因果关系、日积月累进化等法则,论证了只有人类社会进入西周时期以后,国家机器臻于完备,职官制度和学校教育系统初步形成,文字发展趋于成熟,才具备了三大考试制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