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5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52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张永富 《中国藏学》2022,(5):87-96+213-214
文章首先较为全面地回顾了“元朝帝师制度源于西夏”这一观点的出现和发展,然后通过梳理和分析黑水城文献《天盛律令》《官阶封号表》《杂字》,以及“帝师”一词在西夏文、藏文、八思巴文和蒙古文中的表现和传译过程,认为西夏文献中的■(帝师)只是“皇帝之师”的统称,并不是正式的官职称谓,进而推知西夏并未设置帝师制度,元朝的帝师制度实则源自中原汉地源远流长的“五帝三皇,莫不有师”和“王者必有师”的传统。  相似文献   
43.
西夏政权仿中原建置,重视驿路的建设和通畅,以便于交流。西夏时期的驿路干道主要有宋夏驿路、西夏至契丹驿路和西夏至回鹘界驿路。为更好地加强内部管理和统治,西夏政权还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驿传制度。  相似文献   
44.
诗人杨梓的力作《西夏史诗》,以追忆一段历史为基调,为读者呈现了一曲动人的赞歌。在遍览作品的基础上,我们以为,作者至少以“一部生动而丰富的历史”、“地域的视野及其文化意象”、“叙述中的激情和礼赞”、“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展现作品的艺术性。而对上述内容的阐释,则构成了《西夏史诗》的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译本<慈悲道场忏罪法>卷七中第十五、十六品的残叶进行了译释,并通过国图本中一些相关常用固定词、句的组合关系,以及<大正新修大藏经>,尝试对其少量缺佚进行了补证,以期给学界提供部分西夏文语料.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博物馆藏西夏文行草书《天庆寅年“七五会”集款单》的重新释读,指出:文献中的“七五日”与佛教的八识有关,该文献是西夏时期凉州地区某个民间宗教会社的集款单。  相似文献   
47.
西夏虽崇尚武力、“以武立国”,但由于得到西夏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和受当时社会历史发展诸多因素的决定和影响,西夏的文化教育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兴“蕃学”,办“汉学“,培养了一大批“蕃汉兼备”的统治人才,并形成了自身的文化教育的特点,为中国古代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8.
华章 《领导文萃》2007,(8):102-104
北宋建立之初,党项族首领李继筠曾派兵援助宋军攻打北汉。李继筠死后,其弟李继捧继任党项族首领,表示愿归顺宋朝。宋太宗赵光义封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并把李氏家族迁到东京开封。  相似文献   
49.
<同音背隐音义>是针对此前所称"<音同>(丁种本)背注"这个文献题名而拟定的正式书题.<同音>丁种本是俄藏黑水城西夏文文献之一种(俄藏编号Ⅹ1),该文献仅存前33页,是一个残本.<同音>丁种本是<同音>乙种本系统(新版)中的一个版本.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除两页序言以外,该文献每页正文的背面多有墨书小字注释文字,原来称为"背注",我们现在改称"背隐音义".虽然<同音背隐音义>这种著述形式在西夏文文献中比较罕见,但是其在六朝以降的汉文文献中却屡见不鲜,如<说文音隐>、<毛诗背隐义>等.由于这种"音义"类注释正好写在某个文献的背面与该字相时应的位置,故名之日"音隐"、"音义隐"等.  相似文献   
50.
西夏都城迁移的地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都城从夏州迁移到灵州 ,最终确立在兴州 ,既是政治形势的需要 ,也是放弃不利的自然条件、选择优越地理环境的结果。由于环境变迁 ,宋初的夏州已深处沙漠 ,加上地震破坏 ,残败不堪。灵州地理条件比夏州好得多 ,夺取灵州后 ,李继迁毅然将都城迁往这里。兴州优越的自然条件 ,不仅夏州无法望其项背 ,就连灵州也大为逊色 ,因而 ,都城由夏州迁灵州、再迁兴州 ,就成了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