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01篇
  免费   1095篇
  国内免费   239篇
管理学   3408篇
劳动科学   232篇
民族学   583篇
人才学   749篇
人口学   155篇
丛书文集   12322篇
理论方法论   2572篇
综合类   18656篇
社会学   2211篇
统计学   347篇
  2024年   317篇
  2023年   1227篇
  2022年   899篇
  2021年   1275篇
  2020年   1102篇
  2019年   829篇
  2018年   377篇
  2017年   650篇
  2016年   887篇
  2015年   1316篇
  2014年   2330篇
  2013年   2171篇
  2012年   2915篇
  2011年   3042篇
  2010年   2719篇
  2009年   2789篇
  2008年   3364篇
  2007年   2235篇
  2006年   1848篇
  2005年   1743篇
  2004年   1505篇
  2003年   1414篇
  2002年   1226篇
  2001年   1097篇
  2000年   800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转换。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园区的发展可能就是形态更加高级,内部分工可能更加复杂,整个结构可能更加趋向合理和科学的发展方式。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发展会出现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第一,从量的快速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第二,土地资源驱动园区发展模式的转换;第三,园区的产业链式和集群化的发展趋势;第四,产业园区要素与城区功能结合整合的趋势;第五,创新型科技园区加快建设和发展趋势;第六,生态化园区进一步发展趋势;第七,多样化园区融资体系探索和创新模式;第八,自由贸易园区的探索和发展。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全球化的产物,在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作用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政治现实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冯梦龙在《新列国志》的创制过程中,发挥《左传》“借言作断”之法:一方面,将春秋义理融入人物话语,明白显豁地反映历史真相,寄寓是非论断;一方面,借鉴《左传》中“君子曰”的模式,以髯翁、髯仙、史官、史臣等身份进行讽咏,或出以己意,或引经据典,以有诗或无诗的评论,增加内涵与意趣。他力图经史融合,藉由小说实现儒家道德伦理的大众教化,提升了列国小说的品格,确立了《新列国志》在列国小说演进过程中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47.
针对位于欧洲的波兰和位于亚洲的中国这两个特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被这两个农业国所接受;两国对马克思主义如何加以解释、理解、贯彻和应用;在近现代历史中两国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发挥其作为指导思想原则的作用;在遵从本国文化传统的情况下,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转变其各自的思想和意识;两国间存在哪些异同;从两国的历史和文化经验中分别能够汲取哪些教训等等.重点放在这两个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成功与失败的文化意义上.  相似文献   
48.
49.
奥古斯特·倍倍尔(1840-1913)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领袖和创始人之一,也是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的政治家和活动家.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大多是从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对德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倍倍尔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具体问题、无产阶级政党的具体斗争方式与斗争策略问题、以及妇女解放事业与实现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0.
我国有许多座博物馆,每座博物馆都收藏了许多文物,博物馆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许多人在假期会到博物馆进行参观,通过了解每一件文物的历史来了解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用到了数字化技术,将各种文物的信息展示出来,结合一些视频声音的效果,带领人们更深入地走近文物,也推动了博物馆向新形势的转变。本文基于数字化博物馆展览设计新构想来进行阐述,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