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5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87篇
管理学   627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294篇
人才学   239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5232篇
理论方法论   946篇
综合类   8723篇
社会学   897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933篇
  2013年   790篇
  2012年   1047篇
  2011年   1158篇
  2010年   1107篇
  2009年   1097篇
  2008年   1530篇
  2007年   1121篇
  2006年   922篇
  2005年   908篇
  2004年   827篇
  2003年   686篇
  2002年   698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红楼梦>所具有的丰富思想蕴涵和美学价值, 使得它能够在较大空间内与西方小说进行相互比较,这一点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就出现了从诸多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本文将这些论文大致归为三类,即对作者相似的时代背景的比较、人物形象比较与象征意象比较,分别考察其比较的思路和方法,并作出一粗浅总结,为今后在这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比较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2.
史修永 《天府新论》2006,(3):142-145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看,构建和谐社会既符合人类美好理想和中国传统精神,又与马克思所倡导的“按美的规律创造”的实践原则一脉相承,表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执政水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美学境界,因此,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美学根据和内涵。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是古典美学精神创新实践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实践的当代发展,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价值坐标与实践的尺度,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63.
鳜鱼是一种难得的没有文化口味差异的食物。早在晚清时候,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洋务重臣薛福成,就曾在《庸童笔记》中描述过中西交通往来日盛之时,东西鱼味在口感中的差异:西方国家所产的鱼类,多数是怪鱼,面目可憎,不甚可口,唯鳜鱼系中国品种所移植,故滋味相仿,而肥腴有过之而无不及。薛见过世面,  相似文献   
64.
毛泽东从美学角度,论述了文艺作品的接受者的位置、范围、作用。文艺作品的接受者是工农兵。他们是审美活动中的主人。接受者在审美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没有接受者也就没有文学;文艺作品能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受者的反应与评判;接受者对文艺作品起着积极的、建设性的反作用,接受者对作家的创作意图进行检验,接受者期待视野发生变化,文艺作品必须不断适应这个变化,并在创作中体现这个变化,接受者影响文艺作品的再生产。创造者有一个情感移向的转变及世界观的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65.
理论与创作风貌:新时期流行歌曲的嬗变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以来的流行歌曲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与以前的歌曲创作相比,在各方面都显现出鲜明的变化。木文从理论观念、演唱形式、音乐美学风格、精神流变等角度描述了其嬗变轨迹,从较为宏阔的视野中揭示了新时期以来的流行歌曲的特质与美学倾向。  相似文献   
66.
在郁达夫的小说中,主人公那喷涌的泪水流泻自觉醒的灵魂深处。那泪水是对封建文化和黑暗现实的强烈控诉;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崛起的象征。  相似文献   
67.
张晶 《天府新论》1999,(6):66-69
“体物”是一个很有理论价值却又被忽略的重要命题。它与“感物”之说有密切的联系,却又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二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互补关系,展示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不同趋向。“感物”说着眼于客观外物对创作主体心灵的触引感发,引起创作冲动。而“体物”说则侧重于艺术传达过程。它更注重的是对客观外物形貌的描绘予摹写。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加进了审美体验论的某些内涵。“体物”说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递嬗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即对“体物”说的内涵及其发展作初步的探索。一“体物”说最早见于陆…  相似文献   
68.
“五四”前后 ,有关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流派的译介在西方文学的输入和译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是西方现代主义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现代意识与五四时代精神发生共鸣的结果。然而 ,创作实际情况却跟不上新文学对现代主义的极大热情和期待视野。就诗歌而言 ,对象征主义诗歌的译介在现代主义的译介中占有重要地位 ,并且唯独是它在创作上结出果实。本文认为 ,法国象征主义诗在译介中占主导地位 ,并最后在中国的新诗创作中结出果实 ,是因为它满足或遇合了当时“五四”新诗发展的某些内在文化需求和诗美期待视野 ,而其深层原因则是因为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感性特征与民族审美传统的某种内在“契合”。  相似文献   
69.
<太平经>的民间道教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既是汉魏时期中下层老百姓美学意识与宗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又是中原古代文化中审美文化的宗教化和民众化.<抱朴子>既是学者型学术著作,又是神仙道教理论思想体系的集大成,体现了上层人士、上层知识分子的神仙道教理想及其美学思想,具有江南文化色彩.两相比较,<抱朴子>的神仙道教美学思想,既是古代道家美学理想的宗教化,又是古代神仙理想和魏晋美学理想的结合;同时,它既是早期道教包括<太平经>在内的美学思想的主流化发展和理论提升,又是早期道教美学意识、美学思想的分化.  相似文献   
70.
李鲁宁 《文史哲》2001,(6):45-50
伽达默尔认为,从康德开始的对美的主观化和形式化的理解,以及与之相应的审美意识的自主性及其到处实现的"审美区分",不可避免地使近代美学陷入了主观化的困境。要走出这种困境,只有重新确证美本身所包含的真理因素和艺术本身所内蕴的认识价值,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所着力论证的也正是这种美与真的原始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