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35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446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近年来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官邸制的相关规定正逐步完善。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官邸制已初成体系。中国的官邸制和吏舍制早在西汉初期就已形成,《汉书》记载“御史府吏舍百余区”,可见汉代各部门官邸吏舍之多。秦汉以后,地方官和京朝官人住官邸的实际情况因客观条件各有差异,呈现不同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13.
天子文学侍从是西汉文学家的主体类型之一。西汉统治集团要"润色鸿业",众多文士希冀以文求显,双方意趣相契合,因而形成特殊的文学群体。天子文学侍从既有共同的群体身份特征,也有各异的个体身份特征。他们得到的官职不同,出身、经历、升迁途径各异,掌握的知识体系也各有不同。有的善经学,有的喜纵横家言,有的"不根持论",彼此的人生追求、审美取向都存在差异。在留下的传世文学文本中,既表现出西汉天子文学侍从"应命承制""润色鸿业"的群体话语特征,又充分彰显不同创作主体"依违谲谏"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文学文本也显示出各异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张鸣 《领导文萃》2014,(18):87-89
正调和阴阳这样的事,在后世一般都是医生在做。中医的理论,但凡生病,就是阴阳不协,治病,无非调和阴阳。实在调和不了,人也就翘了。当然,另一种说法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命里该死,医生再怎么高明,也无力回天。但是,西汉年间,一说起调和阴阳,人们都会想到宰相。那时的人们普遍认为,三公的职掌,  相似文献   
15.
胡伟  王嘉 《殷都学刊》2013,34(1):98-101
从语义上看,状态动词一般是非自主的,它表示某事物处于持续状态中的动作.不带受事宾语是状态动词最基本的语法特点.状态动词主要有“NP+ VP、NP+VP+O、NP+VP+C”几种基本句式.  相似文献   
16.
武小森 《社区》2013,(32):43-44
他。 赵佶。 宋徽宗。 他名字的艺术家气质完全掩盖了政治家的风度,你不觉得吗?  相似文献   
17.
方士在西汉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西汉国家祭祀的建设和改革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西汉中后期,方士在国家祭祀中经历了两起三落,这时的方士属于祭祀中的旧势力,是不利于儒家祭祀礼仪发展的。王莽依据儒家经典《周礼》建立"元始仪",彻底改变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祭祀格局,从此方士彻底退出了国家祭祀的历史舞台。但其思想仍影响后世,刘秀在建立东汉之时就利用了方术中的谶纬之术,更甚于在临死之前使得谶纬之术法定化。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最早开始于何时,已难确知,但根据史料可以判断的是,中国官府举办的丝绸之路始于西汉,海路从岭南的徐闻、合浦出发,陆路则从长安出发。从现存文献看,西汉明确以官府名义组织的丝绸之路最先从徐闻、合浦出发,即海上丝绸之路先于从京师长安出发的陆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9.
西汉时期,承袭秦制,丞相制度作为皇权最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亦得以沿袭并不断完善。丞相总领百官助天子理万机的职能定位,使其政治地位自然而然的处于百官之首的尊位;而列侯则是西汉时期异姓官僚政治地位最高荣誉的象征。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背后所反映的西汉政治、思想等诸多方面的痕迹,对于我们了解西汉政治生活的原生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天根游于殷阳”章包含两位寓言人物和两处寓言地名。关于人物,天根寓意“不知”,其是《应帝王》首章的真知与天德的基础;无名人寓意“不治”,体现圣人对治理问题的超离。关于地名,殷阳象征“知”,蓼水象征“不知”,二者分别对应于《应帝王》末章的儵、忽,在各自所处的现实环境中皆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浑沌则代表着庄子对二者的统摄。“天根游于殷阳”章以“不知”和“不治”两种应世方式的内涵为主旨,强调应将“不知”升华至真知和天德,实现无为而治,亦应在思想世界中为“不治”保留一席之地,防止形下治理事务对形上精神自由造成拂扰。由“知”到“不知”,再到真知和天德,对这一演进序列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庄子思想中人类社会由乱世到至德之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