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7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104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702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511篇
社会学   133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01.
巴尔蒂斯坦,我国汉文史籍中亦译为巴勒提、巴尔替、罢蒂,等等,波斯文及乌尔都文史籍多以波斯语名称Tibet-i-Khord相称,译为"小西藏"或"小图伯特",当地一些波斯文手抄本则径称其为TIbet.该地在唐代为大勃律,与我国有过密切的关系.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该地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本文据乌尔都文史籍和作者的实地考察,对该地作了简要介绍,并据有关满文档案和国外史籍,对乾隆时期该地与我国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2.
西藏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松 《中国藏学》2004,(3):29-39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与模式,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增长方式、组织体系、法律保障、区域合作等等.进入新世纪之后,西藏提出了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一种单纯追求速度的发展战略,而应该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范畴.由于西藏自然环境的独特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稀有性,民族文化底蕴的深远性,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因此在中央的特殊扶助和全国的支持下,西藏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即是从西藏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现状、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以及能力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西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3.
论西藏佛塔的起源及其结构和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历史、文化和建筑学的角度 ,对西藏佛塔的起源、历史、结构、类型、特点、功能、用途、内涵、意义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旅游价值、文物价值和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等作了较为详细客观的考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4.
西部大开发中的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西  扎呷 《中国藏学》2003,(2):8-14
本文通过西藏传统手工艺的市场化方面的研究 ,论述了西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传统民族手工艺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 ,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特色 ,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以及应该明确的原则和避免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5.
文章以第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对未来30年西藏自治区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作了预测。基于预测数据的分析显示,近年来随着妇女总和生育率的下降,西藏正处在人口快速转变之中。本研究表明,2010~2030年间西藏将会出现劳动力适龄人口比例最大、社会总负担比最轻的“人口红利”期。为此,西藏需以新的改革、发展思路迅速提高人口,特别是农牧区人口的教育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人口向人力资源的转化。文章针对西藏当前教育性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是:(1)通过人口的适度集中,提高西藏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2)面对未来25年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对西藏各地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布局、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资源配置作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教育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06.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从对中国侵略的政策出发,觊觎中国西藏,从事了一系列染指西藏的侵略活动.其中接近和拉拢西藏宗教上层、利用藏人和直接派遣特务潜入西藏刺探情报等都是他们惯用的伎俩.这些活动对西藏上层集团个别人的政治倾向产生了一定影响,无疑也对当时西藏分裂倾向的增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西藏自治区妇女的法律保障及其社会经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妇女不仅享有中国宪法、国务院及所属部委颁布的行政法规与条例所规定的法定权利,而且还享有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先后制定的多种法规和条例中的法定权利.由此,西藏妇女广泛参与了西藏自治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8.
孙中山与西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双志 《中国藏学》2005,1(4):64-72
近代以来,西藏地方危机重重,如何维护西藏地方的稳定与统一,是孙中山必须深入思考的紧迫问题.民国建立后,针对岌岌可危的西藏形势,孙中山积极提倡民族平等与团结,倡导五族共和,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1924年,孙中山又倡导新三民主义,呼吁建立包括藏族在内的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并提出扶助弱小民族,允许民族自决,这是解决西藏问题的根本之策,之后也为南京国民政府所继承.同时,孙中山也拟定了在西藏地区修建铁路,开发农牧、矿产资源,进行移民垦荒的规划,以巩固国防,发展西藏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09.
西藏新见两通摩崖碑刻与清中央"驱准安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秋天 ,我在拉萨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东侧断崖处 ,为“藏族石刻文化学”科研课题补充、核实有关材料 ,逐幅考察摩崖造像 ,发现了两通摩崖碑刻。由于后世其他内容的叠刻与彩绘 ,加之自然的损毁 ,辨识极其困难。也正因为直接从岩石上认读不畅 ,回家后四处翻书查典 ,但均无片字收获。几年来 ,曾又十数次前往并携相关工具和材料试图退去造像彩漆 ,使覆盖在其下面的文字显露出来 ,可此法并不奏效 ,每举收获甚微 ,但几年下来还是积累了一点。现结合直接导致这些碑刻遗存的历史事件 ,就清中央“驱准安藏”政策及其对西藏的经营思想做点探讨 ,一…  相似文献   
110.
多庆 《西藏研究》2002,(2):106-110
农民的非农业化是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国内而言 ,沿海较发达的不少省市也是通过农民的非农业化走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前列的。相比之下 ,我区的农民非农业化进程却极为缓慢。 2 0 0 1年我区共有农牧民劳动力 1 0 0多万 ,劳动力在西藏农牧区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高 (劳动力包括整劳力和半劳力 ) ,尤其在偏远的农牧区。因此 ,探讨具有西藏特色的农民就业之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截止 2 0 0 1年底 ,西藏农牧业人口总数达2 ,1 93 ,988人 ;劳动力人数 1 ,0 51 ,875人 ,其中男劳动力为 51 1 ,70 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