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3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760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90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1074篇
理论方法论   159篇
综合类   2484篇
社会学   220篇
统计学   409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2013,(1):56-71,206
随着以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提高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以及以人口抚养比不再降低为表现的"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开始出现,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从经济增长理论、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发现,中国亟须通过政策调整,形成国内版的"雁阵"模型和"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并且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中获得更高效率,以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2.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本文选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生产效率演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978—2003年分省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东部地区的生产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和西部。(2)各地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地区间差异基本保持不变。(3)国有化程度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对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出口占GDP的比重、初始人力资本对生产效率有正面影响。(4)国有企业比重、财政支出比重和出口比重越高,生产的不确定性越高。初始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生产的不确定性越低。相对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生产不确定性较高,西部较低。(5)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主要由技术进步率决定,而且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有所下降。对生产效率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3.
中国政府颁布了众多产业政策进行资源再配置以促进重点产业的发展。那么,产业政策能否有效提升受扶持产业的生产效率,这是一个受到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汽车产业为例,利用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探究了汽车产业生产率的变动及各子行业间生产率的差异,并进一步利用政策偏度测度产业政策中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补贴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政府资源再配置角度对汽车产业政策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会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研发补贴却对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没有起到明显作用。另外,由于政府对各个子行业的资源扶持力度不同,导致了不同行业之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不再是传统的区域间平衡与不平衡发展问题,也不再是区域内部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应该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注重要素的综合利用阻及发展条件与发展路径的协调一致,考虑一体化的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基于要素适宜度,设计和度量区域协调发展指数。  相似文献   
165.
社会环境、家庭及个体的道德体验是道德态度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社会道德文化、道德教育、参照群体,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及其道德态度,对社会道德的观察学习及其达到的道德知觉水平、道德经验的情绪后果、需要的满足等因素会从不同角度影响个体道德态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6.
在城市旅游规划中,如何找到一个普适性的规划方法并打造好城市独特性是吸引游客的关键.文章应用城市意象的理论,结合西双版纳州州府景洪市的城市旅游规划,把城市意象五要素应用到该规划编制中,对旅游意象要素系统进行设计和组织,使游客对城市产生强烈的感知,塑造了良好的城市旅游意象,以期探索一种编制城市旅游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7.
陈乃圣  陈明 《东岳论丛》2002,23(1):11-13
要素价值论”主张资本、土地等都是价值的源泉 ,这与事实不符 ,也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违背 ;西方庸俗经济学提出“要素价值论” ,是为了用它来否认资本主义的剥削。因而 ,不能用“要素价值论”来深化劳动价值论。深化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马克思的价值一元论 ;必须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正确认识 ,从而科学评价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及其创造价值问题 ;必须坚持理论的科学性与政策的功利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8.
精神分析批评话语在文学研究中呈历时性发展线索,表现为五个方面的精神分析批评话语的研究重心在文学要素中的转移及相关批评策略:以作者创作心理为对象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彼得·布鲁克斯的叙事情节;哈罗德·布鲁姆的后结构主义文本互文性分析;精神分裂分析的社会文化语境研究.  相似文献   
169.
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价值、主体以及方法是理解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要素的重点所在.通过展现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价值系统上多维性、主体结构上层次性以及方法体系上复合性的特点,就能够勾勒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要素的深层特征,为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较为系统的视角与科学的认知,进而助益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0.
任冬梅 《决策探索》2007,(11):91-92
我国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这是我国财政、会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经过修订和重新颁布,在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属性和财务报告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笔者拟结合自己的理解,就其突破性方面进行初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