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劳动竞赛是1950年代工厂劳动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竞赛的目的不只局限于发展生产,还内含对工人外在身体(肉体)的政治规训。同时为了保障外在身体规训的实现,政治还走出劳动场域,力图在业余文化生活中实现对内在身体(精神)的塑造。经过这样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政治化身体开始浮现。而身体政治化的实现,也潜在地改变了工人的日常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62.
严歌苓在其作品《扶桑》中描述了早期华裔中国人在白人主流文化的规训下,丧失民族身份,被美国人驯服的悲剧故事。华裔中国人在白人文化的训诫下,大部分成为“被驯服的肉体”,也有少部分人进行“权力的反抗”,这一分化过程完全吻合福柯的规训理论。通过福柯规训理论对该小说进行分析,批判白人文化的规训手段,同时也警示中国同胞,在异质文化中生存也要坚守自身的民族自尊和自信。  相似文献   
63.
文章以《使女的故事》中花的意象来解读小说中基列国的使女与嬷嬷、大主教夫人等女性间的斗争,结合福柯的权力观来解析嬷嬷与大主教夫人分别通过对使女意识、行为的规训及孕育的监控,参与基列国权力的实施过程。具体解析使女身陷基列,成为“驯顺的肉体”及后来从事的“非法活动”而进行的对主体地位的积极抗争。  相似文献   
64.
随着我国现代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社会结构受到了巨大挑战,大量农业劳动力涌入城市;而村落中的妇女,由于受传统性别分工和农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大量滞留农村,被束缚在家庭和土地之上。她们面临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发展权力和利益日益被社会忽视。从社会学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了有关农村留守妇女的现实处境和未来选择。  相似文献   
65.
后现代法学发端于20世纪下半叶,它是从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进入法学领域而兴起的,是后现代哲学思潮在法学领域的具体化而形成的法哲学新领域。本文以福柯的思想尤其是他的重要著作《规训与惩罚》为出发点,探索后现代法学所给予的启示。  相似文献   
66.
张玲玉 《理论界》2012,(5):44-45
暴力和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实施打击司空见惯的手段,但作为一项教育工程的翻译以及诸如报告书之类的文字规训却是隐秘的。对于中国近代法学的发展而言,法权会议报告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信息加工、构建"帝国档案"的工程之中的典型例子,反映了帝国主义试图利用殖民的权力对中国法律进行规训的努力。法权会议报告书也成为近代中国法律改革的又一"教程"。  相似文献   
67.
养成教育的人文向度与美学精神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西教育文化传统中都有着丰富而深厚的人文资源,重塑教育理性的重要路径之一即是呼唤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同时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构筑新的理性原则和制度设计,从而使教育克服现代性的种种负面影响,形成关于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文向度、理性自觉和美学精神,使教育真正属于人本身.养成教育是教育回归人性和人本原则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是中国传统教化的升华,是教育现代性走向未来的伟大乌托邦和崇高社会理想,它有可能真正克服教育现代性问题而实现现代性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8.
《如此欢乐童年》是奥威尔晚期写作的回忆性自传散文,这篇散文蕴含着作者强烈的反特权意识。论文通过分析他对学校教师鞭子教育的憎恶、对阶级差异和阶级特权的反感、对强者规则的挑战来透视奥威尔对权力的批判态度,从而认识到奥威尔的这种反特权意识与其后期的反集权主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有助于理解奥威尔创作中的权力情结,以及贯穿奥威尔一生写作的有关权力的主题。  相似文献   
69.
在课堂场域中,教师通过各种常规与要求对学生身体姿势、言谈举止等进行身体规训,使学生驯服,并且对于反抗的学生通过身体塑造来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我们有必要通过在课堂场域中分析教师对学生的身体规训,来进一步认识当前学生身体的课堂生活遭遇。  相似文献   
70.
对“启蒙”话语及“民间”生存秩序的考察与思索是毕飞宇小说的两个中心主题。在他的笔下,“神圣”的“启蒙话语”被粗野、蒙昧的“民间话语”一再地冲击、颠覆,“启蒙者”被羞辱、愚弄,毫无还手之力,这构成了对“启蒙神话”的质疑。而另一方面,“民间”的话语环境中也渗透着强烈的权力意识,“民间”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具有权力“规训”力量的空间,成为极权政治获取其合法性的土壤和源泉。“民间”不再是想象中的非意识形态化的牧歌之地,它的复杂、蒙昧与野蛮也粉碎了知识分子的文学性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