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3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611篇
劳动科学   41篇
民族学   139篇
人才学   609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642篇
理论方法论   555篇
综合类   4497篇
社会学   2021篇
统计学   87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97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490篇
  2014年   909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630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596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当下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新常态,这种教学模式让传统思政课教学利用现代科技优势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新转型,实质上解决了思政课“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的问题,对山西农业大学思政课开展的混合式教学实践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三师融合”重构思政课教学内容、“三个环节”教学互动深化思政课教学设计、“三个维度”教学评价推进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三个方面的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82.
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因时而进",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出发,立足我国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握时代脉搏,创新教学思路,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教材和课堂,使之以最有效的方式进入学生头脑。思政课的时效性要求思政课要及时关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实时地对社会热点作出理论把握。这就要求在教材内容与重大社会现实的融合、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创新等方面要充满时代气息,思政课堂讲授的理论要能够对社会重大事件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  相似文献   
8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决议”是党内长期适用的规范性文献,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是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性文献。把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精神真正融会贯通到高校思政课中,长期有效发挥其独特育人作用,需要从融贯价值、融贯内容、融贯实践三个层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84.
85.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特点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高度的契合性,该课程混合式教学体现了灌输启发统一论、接受与态度改变论和素质素养要素论的要求。线上教学重在对“五观”“是什么”的灌输,线下教学重在对“五观”“为什么”的启发以及对“五观”情感的培育。通过混合式教学可使学生改变错误的态度,确立正确态度,接受“五观”并内化与其相应的意识,为提升运用“五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6.
牟宗三以"无向判断"来代替传统"反思判断"的翻译,其深意是试图和中国传统道家"道无"的智慧挂上钩,以便强调审美的"无相原则"比起康德立于"道有"思维背景上的"超越原则"要高明些。牟宗三不同意康德把"合目的性"应用于审美判断,认为出了"滑转"和"混漫"的纰漏,并指出康德的审美判断还是一个知识机能,并不能充当自然和自由的"桥梁",应该依中国人的道德形而上直贯下来。此外,康德用来说明审美的"超越原则"是一种"外离"而不是"内合"方法。基于对康德的第三批判的怀疑,牟宗三提出了要以中国传统"妙"、"慧"来改造康德的鉴赏判断,指出"审美判断既是妙感妙慧之品鉴",且是一种"无向判断"。因此,审美判断之超越原则应该就是"无相原则"。事实上,牟宗三是以"无相原则"去代替康德那个只在"分别说"层次上的"超越原则",并主张"分别说"里的美相还要到"合一说"里给"化掉",这样才能达到即真即善即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87.
词课历来是词社活动的核心形式。通过限调、限题、限韵等手段,词课可以表情写意,较短量长,砥磨笔力,增获道法,具有其它样式无可取替的重要功能。与古典时期相比,网络时代的词课以虚拟空间为发布平台者较多,应者云集效应显然更加强烈,而且唱和题材也突破咏物、怀古等传统类别,异思奇想,花样翻新,深具时代气息与网络气质。以最具人气的网络诗词社团之一菊斋发起的三次词课为例,观照这一现象,可以补写当代词坛这一不可或缺的层级。  相似文献   
88.
89.
本文结合哈桑的语类理论和多模态功能文体学,借助ELAN(5.9),提出一个融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多模态文体分析路径,分析了不同模态和协同关系的前景化特征及其文体效果。研究发现: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清晰全面地详述事件,传递媒体态度和立场;加粗微软雅黑字体结合多种字体处理方式使新闻标题脱颖而出,内容更具特色,颠覆了传统的新闻形象;高频率的隐喻手势使抽象概念具体化,节奏手势增强话语力度;大量的陈述语气和高情态的情态副词肯定了媒体观点的权威性;主播微笑和其他情绪的表达使新闻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模态间主要以互补强化关系协同运作,达到有重点、有逻辑、生动形象地传递新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
课程思政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教育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经管类专业也应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了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的课程思政改革路径,以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理论、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政治教育元素、价值观元素、中华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的融入,提出“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全方位”渗透课程思政等提升教学效果的措施。以此实现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大学生,为其他高校相关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