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62篇 |
免费 | 277篇 |
国内免费 | 12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0篇 |
劳动科学 | 10篇 |
民族学 | 262篇 |
人才学 | 79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436篇 |
理论方法论 | 351篇 |
综合类 | 5320篇 |
社会学 | 466篇 |
统计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6篇 |
2023年 | 319篇 |
2022年 | 289篇 |
2021年 | 360篇 |
2020年 | 284篇 |
2019年 | 288篇 |
2018年 | 120篇 |
2017年 | 213篇 |
2016年 | 248篇 |
2015年 | 358篇 |
2014年 | 599篇 |
2013年 | 549篇 |
2012年 | 572篇 |
2011年 | 591篇 |
2010年 | 601篇 |
2009年 | 561篇 |
2008年 | 580篇 |
2007年 | 505篇 |
2006年 | 436篇 |
2005年 | 403篇 |
2004年 | 284篇 |
2003年 | 205篇 |
2002年 | 168篇 |
2001年 | 137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
简单介绍视觉笔记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对线在视觉笔记中的作用进行阐述,说明线的运用对形体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黄永林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01-110+144
神话作为一种原始文化的“元叙事”现象,对人类文化基因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意义,研究中国神话“元叙事”与中华历史“元背景”和文化“元基因”的关系,对于破解中华文化“元基因”的“元编码”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梳理中国古籍中创世神话、灾难神话、发明神话和社会神话等几组神话主题的“元叙事”,探讨中国神话与中华文明形成历史“元背景”的关联,深挖神话元叙事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元基因”,发现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崇德向善”的“元基因”来自神话。神话积淀着人类早期的文化信息,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活水,它为我们揭示世界的起源,洞悉生命的奥秘,以及探讨文化的真谛提供了最原初最宝贵的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儿童丧亲主题绘本的疗愈效用,以哀伤辅导理论为指导框架对《小伤疤》等9本丧亲主题绘本进行叙事分析。研究发现,丧亲主题绘本多数都构建了完整的哀伤历程,分为5个阶段:“故事开端:叙述过去映射正向情感联结;第一次转折:以委婉言语表达死亡事实;情绪高潮:主人公强烈宣泄负面情绪;第二次转折:寻求超越死亡的生命意义;故事结尾:与过去挥手告别开启新生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以优化。例如,绘本创作要直面亲人死亡的生物性事实,建构亲人“永生”的现实意义,结合中国本土文化进行创新。作为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要关注丧亲儿童的心理健康,灵活运用绘本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帮助丧亲儿童走出哀伤。 相似文献
24.
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的连环画改编,采用简化与留白呼应“荒凉旧梦”的主题意蕴,并在保留艺术的基本呈现上运用隐喻和反讽的手法实现再创造。此外,连环画所呈现出的构图呼应、意象复现、人物命运的雷同等特征构成独特的环形叙事结构。诸多艺术形态的运用不仅阐释了白先勇对命运的表达,也传达出改编者的生命哲思,连环画由此具备了自身独特的视觉效果与叙事张力,实现了图像艺术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5.
在持续紧张的南海局势中,“固有领土”叙事是基于历史记忆的社会建构,不相容的叙事客观上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历史记忆的路径依赖、对无形价值的情感框定、“自我-他者”二元话语结构,强化了负面叙事黏性。那些积极的叙事“推动者”会将“固有领土”话语建构成一种延续性的叙事模板。在2012年中菲黄岩岛冲突、2014年中越“981钻井平台”纷争等危机中,东南亚声索国对中国维权行动施加了负面锚定。历史记忆与叙事黏性的关联逻辑可以为中国主动应对南海舆论压力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6.
27.
福克纳是一位伟大的小说技巧实验家,<献给爱米丽的致瑰>是一篇结构复杂、精雕细琢的小说,故事内容与结构高度统一的典范.从叙事方式和时序安排两个方面来探讨这篇小说的艺术效果十分有意义.正是这独特的叙事技巧,渲染了故事恐怖气氛,并唤起了读者对爱米丽的同情. 相似文献
28.
视觉人类学除去它所包含的艺术和科技的成分之外.反映了人类学一个最根本的人文价值取向,即关注视觉背后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同时,除了通过影视手段记录、表达民族志或人类文化内客及观念的拍摄和研究,它还应该研究视觉工具与人类视觉力的开发,研究视觉认知与视觉思维、视觉符号、视觉表达、视觉传播及视觉文化的传承模式等,另外,关于视觉文化的社会分层、社会控制、时代意象等,都应该是当代视觉人类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邓启耀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1):2-8
将视觉人类学"工具化"、"技术化"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和对视觉研究理论的陌生,导致视觉人类学被"边缘化".视觉人类学的当代研究,不仅需要研究人类视觉文化遗物和通过镜像聚焦和折射的文化视像,还需要直接面对人类活态的视觉文化现象,面时不同群体的视觉表达、视觉传播和视觉行为,研究人类的群体性图像信息、视觉符号和视觉文化行为,关注视觉媒体和媒体革命对文化的影响,考察在现代视党媒体影响下的文化涵化、文化冲突和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30.
大江健三郎在小说叙事艺术上是富有现代开拓精神的作家。与大多数日本作家喜欢在杂志上现炒现卖文本的运作方式不同 ,大江通常要花一二年时间撰写作品并加以精心的润色方才出手。三六义田教授指出 :大江从不写那些所谓“粗制滥造的货色”(Potboilers) ,而是每一作品面世皆有思想哲理或艺术技巧上的新进展。1 评论家们注意到 ,为大江文学带来国际声誉的第一本重要长篇小说《个人的体验》(1 964 )就表现出了大江健三郎在小说叙事艺术上的一种尝试 ,它虽然是基于大江独异的个人体验之上的 ,却完全与日本“私小说”(Shi-shōsetsu)意趣迥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