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0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655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162篇
人才学   148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506篇
理论方法论   265篇
综合类   5324篇
社会学   593篇
统计学   10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608篇
  2009年   637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京话是汉语发展变化最快的方言。北京话在语法化的过程中,轻音(包括轻声和语句轻音)是极为重要的形式标志和变化动因。本文就北京话轻音和语法化相关的问题作一些探讨,指出北京话构词后缀的产生、虚词的虚化都与轻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宜春话有一个将来时态助词“格”。它可以放在动词、形容词、少数名词、数量词之后,表示事件即将发生。“格”具有离散功能,可看做离散标志。“格”字句常表意愿、推测、提醒、警告。“格”的本字是“去”。  相似文献   
93.
惯用语是口语中表达整体意思的短小定性的习惯用语,广泛的存在于人类的语言当中,以简短的形式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本文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对汉语惯用语系统进行分析并对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处理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研究表明,经济的发展更多是依赖知识的积累,而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是知识生产和积累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域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如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广西面临的艰巨任务,文章结合广西的现实,系统的阐述了广西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内容以及特点,指出了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下,广西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
本文认为“大 NP”结构中的“大”是表示事物突显性的标记词。从空间维度词到标记词,“大”经历了语法化的过程。隐喻在这个过程中显示了作为词义引申触媒的作用和作为人类重要认知工具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介宾短语”的教学与思考袁淑琴由于语法体系不一和学术见解的差异,介宾短语呈现出许多复杂的情况,无论在高等学校文科还是中学语法知识教学中,都是发生疑难和错误较多的问题之一,常常困扰着教学双方.为了使学生学好弄懂这部分内容,我们重视介绍“介宾短语”学术观...  相似文献   
97.
《技法理论》作为师专美术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因习惯认识而仅涵纳透视学和解剖学。本文认为《技法理论》作为造型艺术的一门具有中介性质的课程,是从语法意义上对造型艺术的技术法则作系统研究的学科,其内容还应包涵一切基础课程的更加深广的理论层面的问题的阐述,而把素描理论、色彩学、构图学纳入其重要范畴,并保证教学实施,从而建设完整的《技法理论》课程。  相似文献   
98.
我国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效果研究存在城市案例单一化、解释归因线性化、对策普适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此,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法,构建出影响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效果的解释因子模型,并对2013年以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市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单一解释因子看,议题框架和报道强度对传播效果影响最大,城市层级、文化构建的影响则不够显著,说明微观解释因子的影响力优于宏观解释因子;从组合因子看,强聚焦性的议程框架与高报道强度结合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强文化构建能力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播效果。未来我国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构建逻辑与实现路径可从四个方面展开:地缘权力的让渡,从"城市层级权"到"都市区域权"的变迁;离散文化的互嵌,从"自我构建"到"协同共建"的融通阐释;传播策略的修正,从"失衡"与"失焦"到"平衡"与"聚焦"的议程转型;"自塑"力的精进,从"媒体"到"区域"与"国家"的叙事转向。  相似文献   
99.
20世纪初所发生的“视觉现代化”(modernising vision)转向源于自19世纪以来传统的视觉概念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旨在将人们从过时的观看习惯中解放出来,视觉的本质不应主要被理解为给定可见世界的机械再现模式,而应该从根本上被理解为由文化构造的、具有历史多样性的感知数据的生产性过程。现代艺术试图通过艺术品本身来创造一种现代化的视觉形式,艺术作品被定义为实现视觉现代化的手段或工具,画家试图用艺术来表达一种新的视觉观——观看中充斥着时间的流动,而绝不仅是一个明确的视觉顺序的实现;观看不是一个视觉固定化过程,而是更加有意识地、集中地观察世界。从丢勒式的空间中心透视观到塞尚式的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多重透视观,后者更加强调了观者的参与和观看的过程,这种观看方式的变化也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变化。视觉现代化的探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2)。  相似文献   
100.
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动结式逐渐被语法化成表示致使—结果的特定语法形式,被语法化了的不是具体的词汇单位,而是一种语法结构或构式,即任何两个没有语义关联的动词只要并列出现在一个句子里就会形成致使—结果的语义关系。动结式里的两个动词各自表示一个事件,每个事件都能表述为一个独立的句子,通过移位和融合等句法操作合并在一起,临时构成独立的动词单位,从而在句法上把分别表示不同事件的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实现表达的简约性。因为题元指派首先在底层结构完成,而动结式是表层句法操作的结果,所以动结式的语义关系仍需回到合并前的两个句子里确认。这种追根溯源的底层结构解释,清晰地揭示了动结式表层所呈现的复杂的句法和语义关系,是一种对于动结式的句法派生和形成机制提出的全新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