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251.
在"谁在说"的视角转换中,田壮壮版<小城之春>对费穆版的当代改写,呈现出大众文化视阈下传统/现代/两难的观望者的三方会谈和格局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导演田壮壮的影像改编可以看作是对没落中的传统文人身份的书写和坚守,但另一方面,面对着大众文化的审美语境,它在客观上又实践着精英/大众的缝合策略和游移立场,而这种无法彻底的缝合策略又事实上导致了精英和大众各自的对抗性阅读,从而使<小城之春>的翻拍成为意义模糊的文化事件,并最终导致了影像意欲实现的身份认同的深刻危机.这一电影事件的启示意义在于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无论其声称"精英"或"大众",其前提是对变动中的时代文化矛盾的诚实面对和积极对话.  相似文献   
252.
以1927-1930年“革命+恋爱”小说中的革命女性形象为例,从男性视阈出发,对革命女性的女性气质呈现出的“去女性化”倾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革命女性在“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中情爱主体性阙如,具有情感体验简单化的特征。这表明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文化对女性性别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男性视阈的局限也成为当时“革命+恋爱”小说在叙述上出现矛盾和简单化书写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253.
“资本”自诞生以来便具有了表示资产或家畜的物质存在和它们实现价值增值的潜能的双重性存在,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善行”.从根本上看,资本在不断实现增值的过程中不得不接受着道德的考量和伦理的审判,在一定的社会伦理观念和伦理规范的统摄下存在.从历史视阈与现实层面来检视反思资本的伦理之维,揭示资本伦理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正确把握资本的伦理属性.  相似文献   
254.
《故事新编》是鲁迅晚年贡献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又一伟大文学作品。《故事新编》所营造的极度错裂与充满冲突的空间形态,是作为启蒙者的鲁迅对其个体生命在社会存在状况体认的结果。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得《故事新编》在审美精神上具有荒诞与冷硬、沉郁的特点,而它的人物塑造也显示与一般历史小说完全不同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55.
从生态视野探求人的生存之本、之根,必然是以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为关注对象.这种关系性视野及价值论的展示必然是生态性的,其关注的终极视点并不是停留在对环境自然状貌的解析与体验上,而是需要追思于人的存在,求解人的生态性生存机理,体现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性的生存及发展路向,进而展示生态性生存的意义及意向性.为此,我们应该从生态合理性的角度体验生命的价值,科学把握人文生存向度,关注生态公平指向与效率,生态性地认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56.
存在主义哲学与文学作为西方宗教世界与理性王国相继沉落后出生的孪生姊妹,从诞生之日起就血肉相连,交煽互发。本文着重分析二者血缘关系的肌理,在概述存在主义历史渊源与哲学主旨的基础上,主要从"普遍境遇下的个人、心与行的交错叠加、自由选择酝酿情节突转和冷漠的叙语与情绪化的对白"等四个角度,初步揭示存在主义文学视阈中的哲学架构和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257.
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它不以记述身边琐事为中心,也不突出女性传统意义上被压抑的灵肉冲突,反而以童年记忆、成长期性意识以及同性之恋和自恋作为文本的主要结构。这种个人化写作无疑受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尤其是“躯体写作”对女性欲望的深掘这一理论的影响。女作家们超越女性的一般历史情境和现实处境,深入女性生命的本体,书写她们的身体与欲望,这是对女性文学的新突破。然而,拘泥于男性文化批评视阈的人,往往只见身体而不见灵魂,只注意物质而不关注思想。使得这些优秀的女作家们陷入深深的忧郁和孤独,她们的文本创作隐含了创作主体的困惑与焦虑。  相似文献   
258.
新农村建设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实现国家发展战略转移的一项历史任务,它将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已成为联合国全球化战略的"社会性别主流化"观念融入其中,可以矫正、扼制和批判现存的性别歧视现象,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和谐的性别关系的调整。由于性别歧视现象对宪政自由、公平、正义、人权等理念的实践亦有直接的负面影响,所以,深入探讨宪政框架下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推进问题,不仅可以拓宽宪法学的研究视阈,而且可以基于宪政机制所具有的化解各类权利冲突的优越性,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以及全体公民人权的实现,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9.
生态批评的"环境文本"建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框架文本是美英生态批评的一个重要策略.生态批评将文本对象设置于"环境语境"中,在关照文本的文化语境时,也强调人类发展史与环境史的互动.从生态批评研究的多种"环境文本"可以看出,生态批评试图召唤一种阅读语境的根本性转换--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语境转换到一个"地球大生态圈"视阈中的环境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