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56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该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慧皎《高僧传》的文学性进行分析,认为慧皎善于抓住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节,运用各种叙事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避免了人物形象的脸谱化与单一性。《高僧传》将神异情节放置在历史背景之中进行叙事,体现了作者努力使僧传与史传取得平衡,使信仰与史实得到统一的良苦用心。佛教生死观念的特殊性,使《高僧传》叙事存在某种内在的形式规则,主要表现在传中的人物结局往往呈开放式状态,造成了一种与史传迥然不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2.
九世班禅由于西藏一段外侮内残的历史 ,在内地飘泊达 1 4年之久 ,一直为加强藏汉民族的团结而努力。他居住、供养和活动主要是在内蒙古地区 ,而他首次启建时轮金刚法会的地方正是达尔罕旗。近年在该旗发现“班禅额尔德尼莅慧丰寺传法记事碑” ,是他传法的真实记录 ,解开了历史谜团。他入驻中土后 ,维护祖国统一大业 ,弘扬佛法 ,启建八次时轮金刚法会 ,身兼国民政府委员等数职 ,奉行宣化。  相似文献   
93.
觉慧形象的思想和言行入手 ,分析巴金的忧患意识在觉慧身上的反映 ,即恨“吃人”的礼教 ,忧麻木不仁的国民。  相似文献   
94.
颂古是宋代"以诗明禅"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中国禅宗创造的偈颂新体裁,体现了宋代禅宗"以文字为禅"的特色。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僧人圆悟克勤编撰的《碧岩录》一书是宋代禅宗"颂古"的集大成之作。其弟子大慧宗杲虽然焚烧了《碧岩录》版,但是自己也创作了110首颂古作品。慧宗杲并非对颂古这种形式不满,而是不满于学者的"不明根本,专尚语言,以图口捷"。大慧宗杲的"颂古"之作,是宋代禅宗由"文字禅"转向"看话禅"的体现,一定程度上说,是在扭转北宋中期以来禅宗向文字禅发展的方向,恢复禅门"言语道断"的传统。  相似文献   
95.
杨慈湖的仁说思想,与以程明道为起源的"以觉训仁"的仁说具有体貌上的相近。他对于"觉"的理解,主要源自于他的家学教养;对于"仁"的肯认,归功于陆象山的提点以及他自身的体认。杨慈湖仁说的要义,主要是从他论"觉"这一"即本体以为工夫"的思想中发展而来的,并集中体现在他以"觉"论"仁"的言说之中。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仁说可称之为"以觉训仁"。慈湖的仁说,融摄了佛禅的思想,最终以儒家精神为旨归;并且在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是陆王心学乃至宋明儒学发展、深化的必要一环。  相似文献   
96.
针对当代存在的身心失衡、社会失序和生态恶化问题,佛教界契理契机提出了“心灵环保”思想,开始了对心灵净化的探索.《大乘起信论》树立“体用不二”的心体论,统一染与净、觉和不觉、体和用,提出了“真如本觉”和“染净互熏”的新思想.说明了众生心灵是佛凡一体、真妄杂处的,也可以自我主宰,通过真如熏习的内在机制与本觉自证的修行实践,众生可以返染成净,实现心灵的净化,并以此因缘自利利他,共同建设人间净土.  相似文献   
97.
98.
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空性是诸法(宇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实相,缘起法则起,缘散法则散".不同事物的实相在空性系统中是有区别的,修行者在空除一切执着的实践中体认了诸法的实相,就有了"空慧"的思想和"无我慧"的世界观.这是一种对世间人生观的超越,其慈悲喜舍,营建人间充满仁爱的言行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99.
四川僧人圆悟克勤对大慧宗杲的士大夫禅学有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圆悟克勤在与士大夫谈话时借机钳锤宗杲;第二,圆悟克勤重视与士大夫的交往;第三,圆悟克勤有着融合世法、佛法的思想.宗杲深得克勤禅学思想真旨,着意加以革新和发展,对于禅学普世化和士大夫禅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郎思孝是辽代学问僧的突出代表,曾任觉华岛海云寺的住持。他一生佛学论著丰富,受到契丹皇帝、贵族的特殊宠遇。到了金朝,仍然有人熟悉思孝的事迹和觉华岛的佛教。唐朝灭亡后,思孝实为振兴华严宗之关键人物。这位高僧及觉华岛在辽代佛教史及东亚佛学界都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