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0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08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727篇
社会学   101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三代领导集体都是坚持思想路线的典范 ,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思想既一脉相承 ,又各具特色。第一代领导集体大胆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 ,率先提出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确立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 ,赋予了思想路线以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更强的现实针对性 ;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归结为实事求是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 ,开创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历史 ,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  相似文献   
72.
马克思恩格斯劳工权益保护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根源于国际范围内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奴役.马克思恩格斯劳工权益保护思想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揭露和批驳资产阶级关于自由贸易政策能够增进工人阶级利益的观点;组织全面调查工人阶级的生活、工作状况,为工人运动的开展提供充分依据;强调从法律上限制工人的工作日,推动保护工人合法权益做法的法制化.马克思恩格斯劳工权益保护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以入的解放为目标,反映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它使各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推动了国际劳工立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73.
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著作《单向度的人》充分体现了他的人学思想。现在,从历史和现实相关的角度,在分析"单面人"思想、"全面人"思想的基础上,对马尔库塞的单向度人思想和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更全面地研究马克思的思想、更客观地评价马尔库塞的思想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74.
一改以往以男权中心、政治覆盖的观念和方式对女性的书写,新时期小说出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独立,开始以女性的价值立场对女性的内心世界、生存处境、人生命运进行个性独具的展示。这在那些女性意识觉醒较早的女作家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写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或样式:以张洁、张辛欣为代表的花木兰式的对自我的追求和对男性世界的对抗;以刘西鸿为代表的既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又保持了女性的柔美和个性;以林白、陈染为代表的对女性心灵隐秘世界的透视和独特生命体验的展示;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对女性追求身心双重自由、解放的渴望和摹写。  相似文献   
75.
启蒙思想家卢梭最先洞悉到历史性形成意味着对个体主权的侵毁,试图采取一种远离社会现实从而使人们重返"自然"之"善"的做法来克服历史进程中的道德堕落,并以此恢复个体主权,实现人的自由。然而,由于卢梭没有找到道德堕落的根源,也没有正确认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而从根本上说也就无法真正打破缠绕在人们身上的"枷锁"。卢梭的历史性"悖论"表明,他只关注到历史进程中的"消极因素",而没有看到它的"积极成果"。事实上,如果没有"历史性"的充分发展,马克思"人的解放"便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76.
“群众”是唯物史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但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具体阐明“群众”概念的具体所指,导致人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群众”的相关文献阐述,发现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阶级和阶层的分析方法,分别在个体意义、普遍意义和革命动力意义上对“群众”概念的不同指向进行了具体性澄清,与之相对应,就分别赋予“群众”概念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数众多的群众”以及“真正革命的阶级”三种不同的实体形态,既有力地驳斥了旧哲学思想谱系对“群众”概念的歪曲认识,又丰富和发展了他们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为无产阶级政党确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我们准确理解唯物史观的真谛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
《江西社会科学》2018,(4):35-41
技术异化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马尔库塞以激进的态度对发达工业社会物质富裕、精神匮乏的现实做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技术的进步造就了一个"单向度"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单向度"的人。在这个社会中,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都是"单向度"的,就连人的本能需要也受到压抑。马尔库塞主张通过爱欲的解放来实现人的解放,但是这一解放的途径又是片面而无助的,只有破除技术异化的社会关系前提,人的解放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8.
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农民五次大解放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处理好农民问题有利于处理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问题,解放农民即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土改,到80年代的农村家庭承包制的改革,再到90年代的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制度和直接民主制度,以及21世纪初农村城乡协调发展改革等举措,使得农民获得五次大的解放.本文就我国农民的五次大解放进行总结与回顾,并分析了每一次农村大变革的基本特点,这对完善农村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60年前,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和南京解放的历史进程,宣告了蒋家王朝的彻底覆灭和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最终垮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代表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终结.从1949年至1978年,南京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探索前进和曲折发展的道路;从1978年至2009年,南京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征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回顾南京解放60年来城市地位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对于执政党更好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资政功能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0.
需要与实践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私有制下,人的需要发生了异化,主要表现为:无穷拥有财富的需要,剥削控制他人的需要,精致与粗陋的需要,把劳动作为谋生手段的需要。同时,满足人的需要的劳动也与需要发生了分离和对立。马克思认为,消灭需要的异化过程也就是人的解放的实现过程,觉悟了的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私有制是消灭需要的异化的必要条件,而生产劳动实践和自然科学对人的生活的改造则为人的解放准备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