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57篇
社会学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5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教师人格魅力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方面有三大特性、四大作用。其三大特性是:基础性、综合性、潜在性。四大作用是:环境营造、榜样示范、期待暗示、心理支持。具体来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一种效果明显,但方式隐含的潜在性的影响。无论是心理环境的营造,还是榜样示范、心理暗示或心理支持,教师的人格是一张隐性的网,它看不见,但又无处不在地影响、制约着学生心理的发展。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除了运用常规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外,教师更应把自身的人格作为最基本的方法,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52.
针对一类可以用面模型表示的软组织,提出一种基于半边数据结构和AABBs(Aligned Ax-is Bounding Boxes)树结构混合的碰撞检测响应方法,以适应触觉反馈计算的高帧率要求。触觉反馈即包含粘弹性反馈力,又包括用修改的滞滑摩擦模型表示的膜软组织的粘滞性摩擦效果。软组织变形基于简单的质点弹簧模型建模。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比单一的使用AABBs树结构方法效率较高,使用PHANTON力反馈设备可以清楚感受到粘滞性摩擦效果。这些方法将是建立白内障虚拟手术仿真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53.
心理暗示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学是歌唱者学习声乐演唱艺术技能的特殊实践环节。在传授声乐技艺的师生双边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借助声乐教学语言、体态语言、表情动作和范唱等方法、手段的帮助,对歌唱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提高歌唱教学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54.
本文就暗示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功能和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教育学的观点及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做了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255.
《阅读与作文》2009,(2):40-41
1、盲人也做梦 如果是在出生后才变盲的,是可以在他们的梦里看见图像的。有的人在出生时就是盲人,从没看过任何图像,但可以在梦里同样能感同身受到那些通过声音、气味、触觉和情绪得来的感觉。  相似文献   
256.
新闻英语中被动结构的功能及其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 ,自然可以表露和显示使用者的自我 ,但同时却又是掩藏真实意图的极佳方式 ,被动句就是这种方式中突出的一种。通过对英语新闻的实例分析 ,本文探索了被动态的几种语用功能 ,即削弱和突出、暗示、避嫌及歧义  相似文献   
257.
本文根据大量实例,对一些看似并未违反广告真实性基本原则的广告推销语言的“巧妙"性从语义、社会心理和视听效果方面进行分析。作者认为,这类误导消费者的广告推销语言的“巧妙”之处主要表现有四种方式:使用模糊词;使用不同论域;使用言语暗示心理;使用视听错觉。文章还指出:这类语言的巧妙之处在于它们既能帮助广告推销商误导消费者,又可让他们逃避相关法律的追究。  相似文献   
258.
音乐的过程与文学的过程各有自己的特点,其中最本质的区别是,文学展开的是客观世界的过程,音乐展开的则是主观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59.
260.
弗兰纳里·奥康纳于其微妙而恢弘的文学书写与叙事言说中,不仅隐秘地影射着一种更接近于生命存在镜象之茫然和殊不可解的困惑,而且其笔触视点所关注的生活本身及生命历程中的种种不解之缘,则透析着一股被放大了的“行走在寻找的路程”之生命内在真髓的诉说,同时也凸显并展示出她对人生之短暂性及历史之真实性所做出的深刻而独特的一种“无”的象征。罪恶信仰、神秘宗教与黑暗暴力正是奥康纳文学叙事中屡见不鲜的三大主题。她极其理性地掀开了某种类似于自闭的私隐,彰显了某种隐匿于心灵深处的灵魂真容,表达了某种不可靠但却依然鲜活的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