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57篇
社会学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他对我言听计从,事无巨细都要我拿主意,连要不要孩子都没有主见,这样的老公让我忍无可忍!他孤僻的性格,我无法忍受我和老公冯程原来在一个单位工作。恋爱时,他还能在同事的怂恿下有一些浪漫之举,但结婚后,沉闷的他变得更木讷了。  相似文献   
262.
质感设计以五感当中的视觉和听觉为先导,与触觉、嗅觉和味觉相互融合,既依托于五感,又融五感为一体,在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63.
如果我国将来的民法典设置有"总则编",可以在总则编中规定法律行为解释的一般规则,在继承编中规定遗嘱解释的特殊规则.遗嘱解释规则立法最关键的内容,是要确立遗嘱的主观解释规则;至于遗嘱外证据采用规则,只要遗嘱内容存在歧义,就可以采用遗嘱外证据证明遗嘱人的真实意思,立法对此不作出相反的限制性规定即可.  相似文献   
264.
遗嘱往往需要解释,在西方关于遗嘱解释先后有"暗示说"和"区别说"两种理论,它们对待遗嘱解释的观点差别甚大,我国目前关于遗嘱解释的理论研究很薄弱,继承法上也只字未提.而司法实务中却大量存在着对遗嘱的解释,且多持暗示说,以致狭义地解释遗嘱或否定遗嘱效力的情况颇多.鉴于此,文中以颇具典型意义的"诗歌遗嘱"案为例进行考察,通过分析,认为凡此类案件应坚持遗嘱解释中的"区别说"理论,以尊重遗嘱人遗愿,充分体现私法中的意思自治.  相似文献   
265.
每次带宝宝打针,对年轻父母来说,就像是一场战斗,自己筋疲力尽不说,看着宝宝哭得歇斯底里,自己也是心痛不已。不管是生病治疗还是预防接种,宝宝打针总是牵动着父母的神经。那么,有什么办法让宝宝不怕打针呢?接纳法不要骗宝宝说"打针不疼",因为这会让他内心产生很大的矛盾感:明明就是很疼,妈妈为什么说不疼呢?这会让宝宝产生困惑。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宝宝"是的,有些疼,妈妈知道了"。让宝宝知道,对打针感到疼和怕是正常的。父母对宝宝疼痛感的接纳和认可是最好的镇痛  相似文献   
266.
是的,这绝非危言耸听。明星们私生活绯闻不断,烦恼的不光是他们伤心憔悴的另一半。别只顾看八卦看得高兴,当心你也成为受害者。还是先说一个真事。前几天,一个女同事和某已婚男一起吃饭,他们的位置靠近餐厅门口,男的正对着门。刚点好菜,他就对刚进来的两位男士露出了微笑,显然是碰到熟人。但是那两位却像没看见一样径直走了过去。女同事很好奇,  相似文献   
267.
汉语量词超常搭配是量词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现象,这也是语言演变的动力所在.这些超常搭配的背后,蕴含着一些普遍规律,诸如个体独特体验的认知反映、会话暗示、复合概念的主观性分化、汉语历时变化在现代汉语中的残留等.  相似文献   
268.
心理学中的暗示效应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它总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心情。积极的暗示效应能给我们传达正面的力量,使我们心情愉悦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消极的暗示效应则会给我们带来负面情绪,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从对心理学的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方面入手来探析暗示效应对我们的影响,从而提出要多接触积极的心理暗示,抵制消极的心理暗示。  相似文献   
269.
语文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更好地开发学生潜能,加速学习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对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分析和基本原则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举例论述了暗示教学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0.
王晋卿 《江海学刊》2023,(5):103-112
春秋以降,以重视视觉为特征的广义形名思潮兴起,成为诸子学说形成的重要背景。《老子》提出了“为腹不为目”的主张,自觉走上了超越视觉的形上之路。从“视之不见”到“吾以观复”,从“光而不耀”到“玄之又玄”,从“物形之”到“执大象”,《老子》中的视觉语词、视觉表述一再显示其对视觉的反思、批判与超越,即超越对象化、形式化、客观化的修道、在世、为政。在超越视觉的同时,《老子》重视基于味觉、触觉的存在方式,主张“味”道、“守”道,并以合道的方式在世、为政。《老子》哲学所开辟的超越视觉的形上之路为反思高度形式化的现代社会、探索中国哲学自身话语等重要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