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2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89篇
管理学   389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882篇
人才学   75篇
人口学   38篇
丛书文集   3386篇
理论方法论   580篇
综合类   5843篇
社会学   537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63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485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567篇
  2014年   873篇
  2013年   756篇
  2012年   884篇
  2011年   852篇
  2010年   759篇
  2009年   693篇
  2008年   749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随着当今高校的教育改革,基于整体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主流模式。尤其是对于教育基本理论而言,基于整体构建的教学模式,简化了教学的形式,优化了课堂效率。在此主要基于整体教学模式展开论述,进而阐述教育基本理论教学。在整体教学模式的开展下对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2.
国家认同是国家统合的前提,而教育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在香港回归之前,港英政府采取隔断中华文化脉络、推进语言征服、禁止讲授中国近代历史等方式,造成了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难题。香港回归之后,公民教育困难重重,造成了部分青少年对国家的对立和抗拒,于是像"占中""港独"等这类闹剧接二连三地上演,对青年的国家认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消除隔阂,促进两地融合,在包括两地青少年交流、香港学子到内地工作、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33.
正主持人语:如果从"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毫无疑义,科学是文化,而且是十分典型的文化。因为科学是人类最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体制,也是这种最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社会体制的最终知识产品。但是,如果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那么,科学是不是文化就有点疑问了。因为,通常人们认为科学是对事实的描述,而与价值无  相似文献   
134.
以卡斯特的网络社会认同理论为视角,对央视东莞扫黄报道及其所引发的网络反应进行了文化分析,剖析了网络时代社会认同的转变和实质。研究发现,与央视通过议程设置,推动合法性社会认同塑造不同,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中的草根网民群体,却致力于建构抗拒性社会认同,以打破主流媒体所塑造的合法性认同的支配性机制。这种合法性认同与抗拒性认同的对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流媒体与民间社会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当前中国社会认同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35.
制度认同是在一定条件下,公民事实上对某一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做出了属于正当的价值判断后,内心产生的一种对制度的高度信任和主动接受,以及自愿遵守与维护、进而促进该制度发展的取向与行为[1]。它是社会正常有效运转的重要条件,是执政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制度性资源,并内在地形成了一个国家制度治理的民意基础。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经过了人们对其制度安排及制度运行的善的诘问,以  相似文献   
136.
近代以来,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可以在政策问题建构权的转移过程中加以认识,在三权分立的框架中,政策问题建构权掌握在立法部门。立法部门从事政策问题建构和制定政策,行政部门只负责政策执行。19世纪的"党争"破坏了三权分立的政体框架,以至于在民主政体的重建中发展出政治—行政二分原则,使行政被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来加以建构,并规定政治部门是决策部门,掌握政策问题建构权,而行政部门则是执行部门。随着行政部门的发展以及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出现了政策问题建构权向行政部门转移的趋势,并形成了"行政国家"。其中,"新政"时期是行政部门攫取政策问题建构权最为关键的阶段,自此,行政部门独大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伴随着这一现象的发生,出现了民主政治的衰落和宪政体制的解体。  相似文献   
137.
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婚嫁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哭嫁歌中,出嫁姑娘是各个环节的主体,具有典型的女性主位特征,具有土家族姑娘成年礼仪的意义。从哭嫁歌参与者、过程、内容等方面,哭嫁歌反映了土家族文化的认同及其与"他者"文化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8.
《经理人》2014,(10)
正由爱卡汽车举办,为期两天的2014"Xmeeting车迷大会"9月13日于北京正式拉开帷幕,数千名汽车爱好者欢聚北京金港汽车公园,共同享受一场纯粹的汽车嘉年华。在这场盛会中,无论是结伴而行的车友、周末出游的家庭还是资深车迷,都可以观赏超跑巡游、漂移表演,零距离接触各类经典车型,参与试乘、卡丁车绕桩赛等环节,并伴随着音乐度过一个饱含汽车文化的欢快周末。  相似文献   
139.
正社区教育在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苦探索。已经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在新的形势下,城乡社区教育出现了更加喜人的发展势头。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正朝着更广阔的空间推进。今年四月份,成都市武侯区举办的"市民学习服务体系的建立专  相似文献   
140.
搬运工人是天津工人阶级中古老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国初搬运工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中国共产党通过消灭脚行的剥削,改善工人的生活,获得工人的利益需求的认同;并以搬运工会为依托和纽带,实施搬运工人的劳动保护、社会救济和其他福利待遇,增强了搬运工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系统的文化启蒙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搬运工人树立了领导阶级的意识、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对共产党认同也升华到价值认同的层面。搬运工人开始向共产党和新政权靠拢,提高了执行政策、方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搬运工人对共产党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是建国后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进行社会改造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