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8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管理学   2572篇
劳动科学   111篇
民族学   428篇
人才学   608篇
人口学   141篇
丛书文集   4391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234篇
综合类   11594篇
社会学   3007篇
统计学   511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54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670篇
  2014年   1687篇
  2013年   1432篇
  2012年   1856篇
  2011年   2120篇
  2010年   2224篇
  2009年   1922篇
  2008年   2392篇
  2007年   1716篇
  2006年   1131篇
  2005年   1088篇
  2004年   754篇
  2003年   629篇
  2002年   570篇
  2001年   536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具身认知本质上是大脑对多模态信息的加工过程,因而图像等异质模态与语言一样,可直接参与隐喻的认知表征。重新检视隐喻的表征过程,发现多模态隐喻的具身表征涉及形式表达、概念及认知情境三个不同的维度,因此"身体"在认知中的作用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感官"体验可在形式表达层产生知觉仿拟效果,影响多模态隐喻的识解方向;依托多样化的形式表达,"身体结构"通过"取象赋形"的认知操作偏离其原有意义而成为另有所指的表征符号;"场景"则在与身体的互动中形成认知语境,进而赋予符号新的所指内涵。  相似文献   
22.
23.
王建民 《社会》2019,39(6):87-120
费孝通先生晚年倡导面向“精神世界”的社会学研究,不仅强调了社会学的人文性格,而且指明了回溯和整理传统思想资源以理解人心的意义。古代士人在仕隐之间的进退趋避是精神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盛唐诗人王维可作为重要个案。本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以王维的生命史、编年诗及他与其他诗人的交往为线索,考察其如何在仕隐之间调适精神世界的矛盾冲突。王维通过人际和诗文往来形成的社会交游空间、自然山水空间和灵性佛理空间,构成一个融和自然与人文的“人生圜局”,以寻求精神世界在“入世有为”和“消极退避”之间的平衡,而其精神苦痛也可以从这个圜局的层级变动或缺失中探寻根源。本文认为,把握世风民情、生命史的再现以及理解和体会的功夫,是研究士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24.
25.
26.
本文从培养数学观念的角度,就数学教育如何培养人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和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部门共同发起召开的“全国宗教学术研讨会暨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长会议”于2002年5月10日至11日在石家庄市举行。来自国家及地方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和中央及海南、河北省委党校的40余名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自中央及地方有关党政部门的10余名工作人员.来自全省各爱国宗教团体的10余名负责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8.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交往行为”构成了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他比较分析了交往行为与其它社会行为的区别,突出了交往行为的特殊地位。内在于交往行为之中的合理性是语言性、互主体性、程序性、可误性、开放性,这有别于传统的意识理性,体现了哈贝马斯对理性的重建。“生活世界”和“系统”是交往行为的补充概念,是从行为理论过渡到社会理论的桥梁,这一对范畴的提出表明了哈贝马斯对“社会”的重新理解。对西方社会的诊断是交往理论社会批判实质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9.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一个既反映语言和思维的普遍性质,又反映民族语言特点的范畴。传统的语言理论未能掌握其实质,也未能正确解释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重新审视这一语言现象:其一,分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机制,指出多义现象是人类以特定认知手段为工具,对单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进行扩展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其二,解释了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揭示出多义现象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0.
《劳动者》2005,(1):26-27
劳务派遣不是一个新现象。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劳务派遣就已经在荷兰存在了。但是,直到近几年,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压力下被迫对劳动力市场进行重新调控时,政客们和立法者们才被迫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从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