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0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管理学   576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111篇
人才学   129篇
人口学   41篇
丛书文集   1478篇
理论方法论   270篇
综合类   5879篇
社会学   538篇
统计学   54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732篇
  2010年   707篇
  2009年   660篇
  2008年   700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以色列企业员工在1981-2006年的25年之中,对于工作的认知和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加注重工作中的经济收益和自我实现,对于服务社会和奉献精神的追求逐渐降低。中国90后员工有着和以色列员工相似的态度变化历程,通过对以色列员工工作认知变化的研究,可为中国90后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具身认知本质上是大脑对多模态信息的加工过程,因而图像等异质模态与语言一样,可直接参与隐喻的认知表征。重新检视隐喻的表征过程,发现多模态隐喻的具身表征涉及形式表达、概念及认知情境三个不同的维度,因此"身体"在认知中的作用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感官"体验可在形式表达层产生知觉仿拟效果,影响多模态隐喻的识解方向;依托多样化的形式表达,"身体结构"通过"取象赋形"的认知操作偏离其原有意义而成为另有所指的表征符号;"场景"则在与身体的互动中形成认知语境,进而赋予符号新的所指内涵。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从培养数学观念的角度,就数学教育如何培养人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一个既反映语言和思维的普遍性质,又反映民族语言特点的范畴。传统的语言理论未能掌握其实质,也未能正确解释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重新审视这一语言现象:其一,分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机制,指出多义现象是人类以特定认知手段为工具,对单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进行扩展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其二,解释了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揭示出多义现象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应从中学化学教学的需要、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内容、中学化学实验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来选择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藏族学生英语教学的认知依据和认知准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学的良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与学习者的认知模式相吻合 ,和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的认知准备。由于独特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藏族学生具有明显的神秘、具象、经验和“比量”的群体认知趋向。在把握这些认知趋向的基础上 ,藏族英语教学可分别从教师、学生、教材和对教学主体模式的预知等四个方面完成前教学阶段的认知准备。同时 ,应充分意识到教学中的民族性和独特性 ,从而有效地促进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9.
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不良社会性行为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与纠正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移情作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 ,同时对攻击性行为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探讨利用移情减少攻击性以及培养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对儿童的良性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童声合唱艺术的重要性与训练中若干技术问题的分析 ,结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而进行思考 ,认为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 ,合唱教学应该占据与其地位相适应的位置 ;在合唱教学的具体实施中 ,要让中小学学生在曲目上有多样性的选择空间 ,以适应其生理与心理特点 ;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应在合唱训练中得到全面的实践 ,从而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