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164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487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想象作文     
你想过吗?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比如:可以自动调节温度的衣服,可以让人行走如飞的鞋子,可以推着走的房子,人站在上面想到哪儿就到哪儿的人行道……想好以后说给同学听,然后再写下来,写完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52.
王明德是清代扬州著名法学家,著有<读律佩觽>八卷.他的法律思想主要体现为在价值层面提出律学是"法天"之学,重视法律的社会作用,倡导对法律的信念.在规范层面注重对法律文本的规范研究,总结归纳出"读律八法"以及"律母"、"律眼".这些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3.
学界关于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的写作时间有"元和十年"和"元和初年"两说,本文从该诗文本出发,结合有关文史资料,详加考证,认为"元和十年"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54.
《论语·述而》"文莫"句诠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文莫"二字为千古疑词.或以"文不"、"侔莫"释之,或以"疑辞"释之,各执一端,莫衷一是.本文认为"莫"字当为"其"字之讹,"文莫吾犹人也",即"文,则吾犹人也".  相似文献   
55.
从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方法做起,创造性地提出和尝试了"以读促写"的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挥了教师的引导、指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形成了在学习上的互动,提高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56.
"讹读"是普通话中存在的一种流行性误读现象,它因其习惯性和流行性而不容易被发现和纠正."讹读"经由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广泛传播,并因群众对主持人的祟敬和信任而加快流传,进而以讹传讹,甚至以错为对,对普通话标准音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应大力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57.
释"句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释了"句"、"读"二字的古义和引伸义,推衍了"句读"组字成词的过程,并对其异读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  相似文献   
58.
李敖 《今日南国》2013,(10):42-42
我的本领很多,看家的本领是什么呢?看书,看书的巧妙各有不同。英国文学家、思想家、诗人Coleridge说看书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海绵型,读书的时候他可以把看到的内容全部吸收,然后又几乎原样吐出来;第二种是沙漏型,看了和没看一样,一无所获。只消磨了时间而已;第三种是滤袋型,精华的部分全漏走了,剩下的都是糟粕;第四种是大宝石型,他读书不但自己能够得到好处,还能把这个好处传播出去,使别人也受益。这种读者很稀少。很难得。  相似文献   
59.
文中先通过分析有效数字和人眼的估计习惯,得出电表读数时所应遵循的两条基本规则。利用这两条基本具体分析了最小刻度分别为“1”、“2”和“5”的三种电表的估读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推广到最小刻度为“n”的电表的估读方法。从而解决了高中物理中最小刻度不为“1”的电表该如何估读及为何这样估读的疑问。  相似文献   
60.
本文论证了《马氏文通》“接读代字”的失误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