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51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83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李今 《河北学刊》2007,27(2):138-142
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中国翻译界展开过多次论争,左翼阵营中鲁迅同瞿秋白关于翻译原则的讨论颇为引人注目。瞿秋白虽然赞扬鲁迅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但仍从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理论的角度,就当时“直译式”的文章所表现出的问题与鲁迅进行了商榷。瞿秋白强调要用“绝对的白话”去翻译,与他鼓吹欧化文艺的大众化和革命大众文艺的创造紧密相连。鲁迅的翻译主要着眼于提高,而不是普及,目标在于精神界之战士,还不是暂时与文学和翻译无缘的大众。鲁迅和瞿秋白都注重翻译的功用性,但鲁迅始终没有否认文学与翻译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及其本体的目的与特征。  相似文献   
282.
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研究,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30年代文学创作不仅在当时盛况空前,其后,它们依然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然而,从总体上审视30年代文学,却有一股明显的弥漫于创作和批评中的偏离文学审美特性的倾向,在创作实践乃至批评理路上出现了不少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化的创作主张和文学作品;同时,文学批评和文学论争错综复杂,左翼文艺内部也纷争不断.  相似文献   
283.
经济法和民法作为规制市场交易和经济运行的互补互动的重要法律部门,是社会主义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化,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理清我国经济法与民法之论争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焦点及其实质,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介绍国外经济法与民法之论争,再对比我国的情况来揭示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284.
从著作和回忆录看蒋廷黻的思想和行为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现代中国西化程度较深的自由派,蒋廷黻一生颇遭议论的是1935年的接受蒋介石征召入阁和前一年与钱端升、丁文江等鼓吹“新式独裁”。前者在当时并不太出格,后来所以引起物议,多半是今人以今度古所致,后者则主要是自由派中一些人在民族危机面前的纸上谈兵。对蒋廷黻而言,无论是参与政府还是鼓吹“新式独裁”都与他自身的现实理性有关。这一现实理性又源自他西方化的价值取向以及治外交史所形成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85.
美国“耶鲁学派”成员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是建构审美经典理论的著作。经典的特性在审美的特性之外,思想意蕴和社会历史层面的意义也不可剥离,同时对经典原创性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种经典构建理论在文学阐释的未知性影响下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286.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 ,2 0世纪 3 0年代中国文学论争受制于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 ,政治化思维在论争中起了重要的甚至是主导的作用。论文通过分析 3 0年代重要文学论争中各方的政治态度、政治情绪 ,特别是成为某种惯性的政治化思维 ,以及这些因素到底在多大程度和以什么方式 ,最终支配着文学论争的过程与结果 ,由此不仅突现了 3 0年代文学论争的一些基本的和重要的特征 ,而且多少找到了这些特征得以形成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287.
王道成 《学术界》2004,(1):135-145
2003年7月21日至23日,<光明日报>连续刊登了3位专家学者、4位圆明园管理处领导关于圆明园遗址西部整治问题的对话和国家文物局局长的书面发言.从表面看,是在讨论如何保护圆明园遗址西部的遗址和生态环境,其实质则是有的专家学者企图改变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为圆明园确定的遗址公园的性质,推翻2000年北京市市长办公会议原则通过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惜歪曲、隐瞒甚至捏造事实.文章以大量的事实,揭穿了对话中的种种谎言,呼吁专家学者在学术论争中应遵守诚信的原则,将何以自立于学术之林?  相似文献   
288.
“左联”刊物作为一种现代印刷业的产物,不仅实现了文学传播的现代化,还主动引导乃至制造着读者的阅读趣味、审美格调。借助《大众文艺》《北斗》等刊物的媒介力量,“左联”参与和组织了三次文艺大众化讨论,努力推行了大众文艺运动。“左联”厘清了推行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必要性、问题维度和基本方略;辨析了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本质、目的、任务和实现路径;明确了大众文艺的创作内容和形式问题。“左联”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和倡行大众文艺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289.
一个新学科的建设总是充满了矛盾、斗争,以及必然会有的各种论争。传播学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就经历了各个层面的论争。通过论争基本解决了传播学研究的起点问题,概念问题,生存空间问题,道路问题,方法论问题等等。可以说传播学在中国的30多年就是中西传播研究领域和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30多年,是我国学界在探索、论争中前进的30多年。对这些论争进行分析,展现我国传播学学科发展的轨迹,对一些学科建设问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90.
文学研究会与鸳鸯蝴蝶派之间的论争自始至终都不是处在同一个知识背景或理论层面上,文学研究会之所以积极参与这场论争,其实更多是为了完成社团内部的理论整合,初步确立自己的现代性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