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2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55篇 |
理论方法论 | 22篇 |
综合类 | 185篇 |
社会学 | 5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36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哲学界发生了两场围绕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之关系的论战。两场论战持续时间之久、涉及面之广,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都是少见的,对我国现当代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近河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分析性理性与辩证理性的裂变——二十世纪中国逻辑思想论争的历史反思》一书(由我国逻辑学界前辈学者沙青先生与青年学者张小燕、张燕京合著,以下简称“《裂变》”),对这两场论战及其相关背景进行了系统而简明的梳理与深刻独到的剖析,值得所有关心当代中国逻辑与哲学的发展走向与历史使命的学人阅读与研究… 相似文献
362.
"十七年"有关戏曲的学术论争或非学术批判,是当代戏曲史研究的重要一翼,正确梳理和评说这些论争或批判的背景与特点,对于保护和发展戏曲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传统文化,既有理论的必要性,又有实践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363.
朱晓云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4):15-18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人权内容的论争是双方人权观论争的一个焦点。发达国家只承认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为人权的内容。发展中国家在承认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同时,承认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特别是承认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人权的内容。论争产生的根源在于其不同的历史背景、经济基础和人权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64.
李莉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9(2):29-35
20世纪20年代,苏俄文坛流派并立,思潮纷起。作家左琴科以幽默讽刺手法表现小市民的人性扭曲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为主张写革命、写英雄的“拉普”作家所不容,由此展开了一场事关文学创作的态度与功用的文学论争。 相似文献
365.
在当代哲学界,李泽厚曾经"红极一时":上世纪50年代,在"美学论争"中,李泽厚尚未"而立",已成一家之言;70、80年代,蛰伏了20年的他一气写出了《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思想史论》. 相似文献
366.
2011年11月11日日本宣布参加TPP谈判。日本政府和相关团体的政策宣言、意见评估、研究报告等文献以及主流学者和意见领袖的言论表明,围绕参加TPP谈判日本国内存在利益之争、方向之争和路径之争。利益之争和方向之争涉及三大焦点问题,即如何权衡巩固日美同盟、构筑亚太伙伴关系网络与开展东亚外交的关系,在顺应深度一体化的地区主义发展趋势、参与制定地区治理规则中是否有可能面临被动参与的巨大制度成本,以及加入TPP对于突破农业等领域的国内改革瓶颈、迈出平成开国的实质性步伐的利弊得失。路径之争贯穿于方向之争和利益之争的始终,核心在于争论本身如何才能获得最广大社会群体的支持和认同,实现国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67.
20世纪40年代前后文艺的“民族形式”论争,涉及了如何利用旧形式、评价“五四”新文学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胡风对“民族形式”论争的分析,既批评了通俗读物编刊社“新质发生于旧质的胎内”的观点,也与其他左翼作家的意见不同,实际上是坚持鲁迅所开创的“五四”启蒙文学传统。胡风的质疑和被批判,显示了“民族形式”运动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纠缠的实际内涵,同时也标志着知识分子被改造命运的开始。 相似文献
368.
罗文起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1):47-52
最近读了张国光先生《关于<水浒>的论争》一文,后改题为《“两种<水浒>说”与“两截<水浒>说”》公开发表。文章声称罗尔纲先生的《水浒》研究是“袭用”他的“双两说”,是“双两说”的“翻版”,不是什么“新说”,是一个“学风不纯”的问题。读后使我们十分震惊!这是对罗先生的诬蔑!我作为罗尔纲的助手,有责任进行辨诬。 相似文献
369.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