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278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97篇
人才学   69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783篇
理论方法论   154篇
综合类   1807篇
社会学   345篇
统计学   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64年,让·皮埃尔·昂格鲁米先生就被派驻北京。4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法中两国的友好与合作工作。现在他又担任法中文化年混合委员会法方主席。与法中两国间的关系更紧密。趁他来华之际,我们在北京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2.
《毛诗正义》撰者及编撰时间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诗正义》虽作为《诗经》注疏史上一部里程碑式著作 ,但其撰者及编撰时间学界说法不一。本文详细考辨了《毛诗正义》的编撰、修订次数及具体时间 ,缕析了《毛诗正义》的各次参撰者 ,以期有益于对《毛诗正义》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5.
知识社会学通过消除形而上学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的悖论而使哲学方法论在 2 0世纪下半叶向社会学倾斜。由于史学与社会学结盟 ,社会学范式开始进入向来以历史思维著称的哲学 ;社会学的方法 ,如凸显、实践、反思反思者 ,正在成为当代哲学的主导话语 ,推动了哲学的社会学转向。  相似文献   
6.
陈卓新这个采访对象,是中大EMBA办公室帮我锁定的。因为是“约会总裁”系列访谈的第一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没想到“约会”时间却被他一改再改。终于,在广州天河高科技园的一间会客室,这他眼中只有客户、脑中想着市场的企业家,在两个小时的会谈中,愉快地向我谈起他的创业史、他的经营秘诀、他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发现并试图阐述一种全新的发展现象 :某一系统之成型和发展往往受制于优势富集效应 ,初始的随机变量可能会演化出登峰造极的后果 ,优势的积累将导致指数放大 ,并产生历史封闭现象。因此 ,进化和发展的有效策略就是争取在第一时间“突显”。在当今快速规模经济的时代 ,“先者生存”将成为企业、地区、国家发展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8.
列维纳斯的“他者性”伦理认为,“他者”具有绝对的差异性,我与他者是非对称的伦理关系,自我是“为他”的责任主体。在“他者性”伦理视野下,师德失范主要表征为沉迷私利偏离育人本位、自甘沉沦以致陷入平庸、规制方案催生伪善行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师生关系异化,即异化为“占有-被占有”的物我关系以及“认识-被认识”的同一关系。以他者性伦理思想为参照,除了构建师德外铄友好环境之外,教师自身也要从认识主体变为伦理主体,锤炼责任和爱的伦理品质,培养自律自强的精神之欲。  相似文献   
9.
“面容”是列维纳斯用来指称“我—他”伦理关系的表征,也是其“他者伦理”思想的入口,但其在进入媒介场域后,却遭遇了物质化的掩盖与伦理指称的转向。在抖音短视频中,特效贴片黏合的脸导致人面容多义性的隐没,趋同的吸引装置改变了人与人和谐真诚的交往伦理,进而演化为物化个体间的展演伦理。而抖音界面的显现,也以崇高的声音权利与平滑的内容接替遮蔽了用户自身的理性,干预了用户的他者性,将“我—他”伦理转换为“我—它”伦理。特效贴片及数字界面因思想意志的缺失,透显出对他者责任心的淡漠,以致列维纳斯的伦理理想遭遇现代性危机。因此,从他者伦理视角考察抖音的“面容”呈现,可以发现,一种物质性的“面容”德性亟须建立,用户的理性权利也亟待归还。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处于人格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而言,网络霸凌可能对其学业表现、家庭关系、性格养成与社会融合产生特别影响。依照网络霸凌参与角色的不同,可以将“网络霸凌”行为角色分为霸凌者、受凌者与旁观者。三者在一定程度上组成了一个可以相互转换动态的三角。只切断其中一环,都无法禁绝网络霸凌。为此,应在借鉴美、德网络霸凌治理经验的基础上,依照网络霸凌角色不同,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网络平台多方参与、协同治理的本土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