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18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78篇 |
劳动科学 | 24篇 |
民族学 | 97篇 |
人才学 | 69篇 |
人口学 | 21篇 |
丛书文集 | 783篇 |
理论方法论 | 154篇 |
综合类 | 1807篇 |
社会学 | 345篇 |
统计学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91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184篇 |
2014年 | 337篇 |
2013年 | 229篇 |
2012年 | 263篇 |
2011年 | 238篇 |
2010年 | 240篇 |
2009年 | 231篇 |
2008年 | 264篇 |
2007年 | 198篇 |
2006年 | 158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19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纪颖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3):69-71
“独立”、“自由”是觉醒女性的渴求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她们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对女性的理解,关注女性的命运。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了一些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探寻她们对女性主义所做的贡献。女性要独立、自由、争取社会地位。男性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巩固自己的地位,二者问的斗争是不断的。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但不论是女性主义思想的不断强大。还是男权社会的坚不可摧,二者的和谐共处才是两性生存的美好前景,就现阶段而言,女性争取独立、自主、解放的进程还是任重道远的。 相似文献
102.
奉元圆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
余秋雨的散文历来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丰厚的人文情怀著称。在其旅中旅外游记中,作家通过对历史的选择性阐释,重新建构了一个广袤时空下的人文山水。既表现出一个精英文化知识分子对中国当前文明状态的隐忧,又通过对照性比较对当前中华民族的历史前记忆进行了另种导向,重构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03.
程志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2):19-24
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水准”的哲学家。他在苦苦地追求“哲学地建立中国哲学”的学思历程中,也表现出鲜明的人格特征。与很多哲学家相同的是,牟宗三对于做学问和做人都有明确的意识。他认为做人与做学问一样均不是一件易事,因此需要认真的态度。牟宗三的一生规行矩步,儒雅谦逊,儒者风范。但与此同时,他又常常表现出忧怨与孤愤,具有明显的狂者性格。这又是与很多哲学家不同的一面。之所以如此,在于他一生以“真人”人格为“型范”,以真诚、不虚伪为做人标准。这种以“真人”为底子、以儒者风范和狂者性格相结合的人格特征构成了牟宗三的人格风骨。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存在品牌转移者和忠诚者两类特殊消费群情况下的两阶段水平差异模型,其中品牌转移者在选择产品时只考虑价格因素而不考虑运输成本,品牌忠诚者总是选择某一品牌的产品而不管价格和运输成本。讨论了在两阶段选址-定价博弈模型中纯战略均衡存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5.
高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3):66-70
美国经典成长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塑造了一名叛逆而又执着的少年形象,但小说并不像许多读者和批评家认为的那样是作者对读者的直接叙事。相反,小说在叙事上呈现出一种后现代的“不确定性”:不成熟的霍尔顿是个“不可靠的叙事者”;受叙者“你”的身份有着令人生疑的两种诠释;而二层叙事结构更是进一步增强了整个文本的“不确定性”。不确定叙述是叙事修辞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它让读者开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参与到与作者的互动当中。 相似文献
106.
高俊利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6):79-82
威廉·戈尔丁坚持不懈地探索"人性恶",从而使人们误认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其实他只是惯于以悲剧眼光看待人本身、思考历史和现实,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分析《蝇王》可见,他的悲剧意识是受到西方传统文化、他的个人经历以及二战后严峻的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7.
访谈法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14-117
访谈法是质的研究的最重要方法。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优点。本文本着展现访谈法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独特性的初衷,从其含义、分类、访谈前的准备以及访谈中的提问、倾听和回应等几个方面来描述访谈法的全貌。就此或能体现科学研究的严谨以及它本身应有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8.
构建和谐社会,提倡和谐教育,对高校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班级是高校的主要组织结构,在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加强学生班级的和谐建设,形成团结向上、和谐温馨的班集体,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09.
张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6):93-99
“我是谁”指向的是人关于自我身份的认同危机,作为事件的挑起者,后现代分子提供的激进回答更把人带入了“不知此身是何身”的境地。借助拉康的主体解析,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在貌似错乱之语的后现代宣言中所包含的“主体”概念自身的某种根本的、令人惊讶的变化,这种变化揭示了“我”的错综复杂的身份——“我是他人”。 相似文献
110.
战世锴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0-74
主体性是西方哲学研究的主题,主体性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主体实体化到主体性反思的历程。在主体性反思的阶段,休谟、康德以及法国的结构主义者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列维纳斯从存在论角度阐释的主体性反思往往被忽略。列维纳斯运用存在、时间等概念阐释了存在只能置放于主体意识的瞬间,在瞬间中获得肯定性的真正存在。然而这种通过意识置放的存在也陷入了绝对化的形而上学,因为主体、存在、瞬间的结合建构了自身指涉的同一性,限制了主体、存在外在化的可能,因此列维纳斯通过存在论层面的主体性反思揭示出了主体性存在论的局限性,提出要走向他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