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丧礼属人生礼仪中的大礼,土家族在丧葬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习俗。土家族的丧葬绘画形式多样,如纸面绘画、木版绘画和织物绘画等,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2.
有关三年之丧的礼意解读,笼统地说不外"亲亲"与"尊尊"。然而,先秦的不同文献中,或有偏主"亲亲",或有偏主"尊尊"。就文献而论,有三种基本的立场:《丧服》经传主"尊尊"说,《论语.阳货》与《礼记.三年问》主"亲亲"说,而《丧服小记》、《大传》与《丧服四制》等《礼记》中的文献则主尊亲并重说。即便如此,在不同的文献中,"亲亲"与"尊尊"的具体内涵亦颇有出入。因此,当我们论及"亲亲"与"尊尊"之原则时,恐怕不可一概而论,而当根据其具体的文献背景来厘清其应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3.
土家族跳丧舞流行于湘鄂渝黔边区的土家族聚居区,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土家族跳丧舞自古以来就与土家族原始的祭祀娱神活动有关,与土家族的宗教祭祀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所以土家族跳丧舞蕴涵着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对土家族跳丧舞起源、基本形式及表演形态等进行考察和描述,分析土家族跳丧舞的文化特征,以及土家族原始宗教对土家族舞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4.
土家"跳丧"文化本源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跳丧"又称"打丧鼓"、"跳撒尔嗬",是流传于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民间祭祀歌舞.土家"跳丧"与巴楚文化、与土家族特有的宗教信仰、与土家族先祖巴人威武强劲的军阵战舞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35.
荐书堂     
《匠人精神》作者:【日】秋山利辉出版社:中信出版社荐言:本书为"秋山木工"的代表秋山利辉关于如何培养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格"匠人"的著作。书中,秋山利辉通过列举"秋山木工"的"匠人须知三十条",阐释了其心目中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即对一个人品格的重视远高于对其技术的要求。同时,作者通过讲述自  相似文献   
136.
黄克剑 《东南学术》2021,(2):177-190
庄子所言“物谓之而然”,此“物”之“然”并不存在于人“谓之”之外,而“谓之”即是“物论”.齐“物”之契机在于齐人的“谓之”或齐其“物论”,除却这样的齐“物论”并不存在另一条齐“物”的路径.《齐物论》由“照之于天”而明“丧我”之旨,其多设譬以言:“天籁”以声之所发设譬,“天钧”以形之所塑设譬,“天府”以府之所藏设譬,“天倪”以端倪之隐显设譬.如此设譬以喻人“丧”(忘)其“我”,乃在于诱导人“入于天”(化之于自然).“照之于天”以“丧我”,必至因任于天(自然)而“忘乎物”,而“忘乎物”的极致是“未始有物”.“物”不可能在未“丧我”时独忘,“我”也不可能在未“忘物”时独“丧”;“物化”诚然是“忘乎物”,却也意味着“丧我”或“忘”乎“我”,因此其适可恰切地理解为入于自然大化之境而“物”“我”双忘.庄子学说以“逍遥”之“游”为终极导向,而以忘乎“物”“我”的“齐'物论…而“齐物”为达于此虚灵的真实之境的不二蹊径.人“应于化而解于物”而有“游”,唯此“游”乃称得上“逍遥游”.  相似文献   
137.
针对“安”是否可以作为儒家伦理实践判准的讨论,以《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文本为据,从“女安则为之”出发,通过文本解析、“安”的伦理分析、“安”之外的伦理考虑三个方面进行论证。研究发现,宰我和孔子在“三年之丧”的讨论中孔子提出了“女安则为之”,“安”可否作为伦理行为的标准就在于良心可否作为伦理行为的标准;良心有其主观性以及客观限制,良心所判断的行为价值与其客观价值不相符合,孔子着重伦理教育的重点在于能恰当正确地感受和表达情感,让良心所判断的行为价值能与其客观价值相符合,可见“安”可以作为儒家伦理实践的初步内在判准,但不是“最终”判准或“唯一”判准,仍须尽力合乎客观伦理道德标准,努力培养“正确良心”。  相似文献   
138.
所谓"吾丧我",就是丧"我"之"成心",成心以己之方式切割世界,从而给他者造成了伤害,所以"成心"必须破除。破除成心的方法"莫若以明"是要求人们从道的角度来观物。以道观物即以无的态度观物。"以道观物",则"万物齐一"。所以庄子所说的齐物,不是说事物的界限消失了,而是人看世界的角度变化了。庄子在物的世界中坚持和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本身。  相似文献   
139.
明代文官匿丧与诈丧现象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匿丧、诈丧是丁忧制度衍生出的机会主义,主要存在于低级文官中。这些文官通过匿丧行为,规避丁忧制度带来的经济、政治、身体等方面损失或不便;而诈丧则是利用丁忧制度提供的丧假和复职等权利,逃避职事,蒙混选官。为保障丁忧制度的存在,明朝制定了相关的行政、法律制度,有效地打击了匿丧、诈丧等行为。  相似文献   
140.
20世纪留给人们许多沉重的思考 ,对社会主义的中国来说 ,苏共丧权、苏联解体是最重要的教训之一。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光辉思想 ,揭示了党的生命源泉和执政基础。深刻认识和吸取苏共丧权的教训 ,认真领会“代表人民利益”思想的深刻内涵 ,真正当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苏共的悲剧就不会在中国重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