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70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我国修订后的新《刑法》,对危害税收征管罪作了较为完整严密的规定。本文认为其中的第210条的规定欠妥:(1)将侵犯不同客体的犯罪行为,依行为手段的相同而定为一罪,不符合犯罪分类的理论与立法实践;(2)对同一罪设立两种量刑标准造成司法困难。此外,本文还对该条款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几种复杂情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2.
目前,信用卡诈骗还以传统形式为主,但网络给信用卡安全带来了新问题。  相似文献   
83.
84.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保险业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不断迈进,专业化经营越来越突出,寿险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迅速发展,大量保险赔付对稳定企业经营、保障经济发展、安定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道德风险如影随形,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保险知识的普及和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一些不法分子也在钻保险的空子,打保险的主意,企图不劳而获,并将目光瞄准寿险业,想方设法,甚至不惜以残忍的手段杀害他人的生命来达到骗赔的目的。据统计,中国人寿兰州市分公司近几年来就识破各种骗赔案件百余起,拒赔和审…  相似文献   
85.
近两年,接连发生大学生因电信诈骗致死的事件,在这几起事件中,大学生由于思想单纯,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屡屡上当受骗。通过这几起事件,一方面透露出严重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更令人深思。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学生电信受骗致死的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四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利用网络便捷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信息的曝光及使用率,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行骗诈骗的可乘之机。而我国对电信诈骗犯罪中帮助取款人的刑事责任分析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导致司法判定标准不一,严重造成了审判执行的混乱。因此,本文从当前我国在电信诈骗犯罪中对于帮助取款人的刑事责任判定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电信诈骗犯罪中帮助取款人的刑事责任判定的要点,以期与大家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87.
来信我是不是受骗了?滴扶老师:您好!我是大龄女青年,今年30岁,由于工作单位的同事绝大多数已成立家庭,少数没有结婚的男青年,在外面都有了对象,而我本人交友圈子窄,于是通过互联网,想在网上找知音。近两年,我在网上确实找到几个未婚男士,表面上都不错,一个个斯斯文文,  相似文献   
88.
“零口供”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对证据的搜集、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办理过的这一类案件,分析难点、总结经验,以利于更好的办理“零口供”贷款诈骗案件。  相似文献   
89.
紧急止付是通过限制账户支付功能来阻止涉诈资金转移的查控措施。通过综合考察当前制度规范和地方实践,可以发现中国紧急止付制度的逻辑起点是“挽损救济”,这导致该制度在流程设计上特别重视运行效率而较忽视公民权利的保障。在实践中,由于实际效能有限,司法机关经常突破紧急止付的既有规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往往被配备类似止付的功能。为了进一步提升紧急止付制度的规范化和正当性,未来应首先通过修订《警察法》理顺授权规则体系;将“损害预防”确立为紧急止付的基本原则;以辅助配合作为定位,重塑并扩充银行、支付机构的预先处置作用,以增强止付的实际效能;还应以知情权为基础确立事中快速申诉处理机制,维护被止付者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90.
随着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对于在犯罪中收取被害人所转款项的取现行为,定性为诈骗罪还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司法实务界存在较大分歧。其原因是取现行为构成“两罪”的主观方面使用相同的“明知”表述。准确把握“两罪”“明知”的区别,对每个案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照罪刑法定原则准确定性。取现行为人与电信网络诈骗犯存在事前通谋,或者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而帮助取现,则构成诈骗罪;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既遂之后,取现行为人明知其所取款项为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帮助取现,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