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7篇
  免费   531篇
  国内免费   135篇
管理学   1655篇
劳动科学   108篇
民族学   339篇
人才学   277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4674篇
理论方法论   823篇
综合类   9975篇
社会学   1186篇
统计学   230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516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555篇
  2020年   453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623篇
  2014年   1271篇
  2013年   1066篇
  2012年   1180篇
  2011年   1385篇
  2010年   1306篇
  2009年   1355篇
  2008年   1441篇
  2007年   1146篇
  2006年   985篇
  2005年   868篇
  2004年   673篇
  2003年   638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51.
隐喻化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 ,也是人类语言进化的一种方式。隐喻化的结果体现在语言不同层面的象似性中。但象似性丰富了语言的理据却又模糊了语言的任意性。因此分析和研究语言的象似性比坚持语言的任意性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2.
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现代化社会需要而产生的终身教育,是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终身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体现了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的生活化、社会化。终身教育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整合性的教育,是一种体现个性和培养完人的教育,也是参与当代社会发展挑战的世界性和时代性的教育需求。建立学习化社会是终身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最高目标,“学会生存”是终身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则是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3.
论观点采择与皮亚杰的去自我中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儿童对个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的认知的研究始于皮亚杰。皮亚杰提出了“自我中心化”和“去自我中心化”的概念 ,在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观点采择的本质特征在于个体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化 ,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 ,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对观点采择的研究是对皮亚杰关于儿童自我中心化和去自我中心化发展研究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4.
中国当代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基本是与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同步.作为党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农村变革的带头人,农村干部是农村中最具时代特色的一个群体,他们是中国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住他们的精神特质、性格特征及其嬗变的轨迹,就能大体把握住新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历史,从中吸取教训和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55.
感性消费下的商场服务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感性消费是当今消费较为普遍的现象 ,也是企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感性消费行为的形式、特点进行分析 ,综合商场服务的特点及商场功能的新变化、探讨适合现代服务的特点及商场功能的新变化 ,探讨适合现代感性消费趋势的商场销售服务策略 ,包括注重服务内涵 ,开展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商场服务 ,以促进我国多数商场服务质量迅速提高 ,提高商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6.
陪审制度的功能是陪审制度得以存在和延续的理由 ,笔者首先剖析了陪审制度的沿革及其发展趋势 ;进而阐述陪审制度在两大法系中共有的功能 ;最后分别阐述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刑事陪审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57.
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是疑罪从无原则在审判活动中的体现,其性质归属实际上就是无罪判决,为了调和人民法院裁判的稳定性、权威性和裁判的公正性之间的关系,此类判决在撤销或变更上应适用因新发现的情况而恢复诉讼的程序。  相似文献   
58.
童年意象的运用是王安忆小说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成长中的儿童"是王安忆小说中特有的形象.以儿童形象为象征载体进行文化批判是对童年意象的出色运用.儿童视角的发掘使王安忆的小说取得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也使细节化呈现文本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文本的精神内涵完美地结合起来.儿童视角的运用还让作家能以旁观者的眼光看世界,保持了独立、警醒的创作立场.  相似文献   
59.
本文认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并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探索、形成过程及其内容结构作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自身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60.
在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观念背景下,夫妻双方因感情破裂而不得不面对离婚的现实,这是极为平常的社会现象。近年来,随着离婚案件的居高不下,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