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62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邱连云 《老年人》2005,(1):41-41
问:老伴去世后.我回老家居住,每月享受一定的遗属补助。最近,我的遗属补助被停发了,听说是没有进行资格认证。请问资格认证要经过哪些程序。遗属领取补助也要进行资格认证吗?  相似文献   
42.
<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的现实紧迫性依然存在,对其新近之小改予以理性的审视,定会对其全面修改有所裨益.修法目的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修法过程的民主性始终不足、修法背后的轻程序倾向强势存在和修法方式的科学性严重缺失是<民事诉讼法>新近修改的四大瑕疵.<民事诉讼法>进行全面修改须以此为鉴并设法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43.
证据制度中当事人的证据责任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研究的核心问题,我国法学理论界对此也展开热烈的讨论、研究,但却出现理论表述上用词交叉混乱,语符与语义互相交叉等现象,使研究不能深入。因此,尽快倡导理论界科学规范术语用词,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44.
正目前,我国一审民事案件简转普中法官隐性选择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状,为了保障我国民事审判环境,逐步杜绝法官隐性选择程序错位的发生。本文试图通过简转普程序运行的实证考察,揭示简转普中隐性选择的客观性与隐蔽性,民时简转普程序运行的有效路径。目前民事简转普程序的现状描述滥用简转普:问题审视。在由简易程序转换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  相似文献   
45.
审判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法院在承办案件时,当事人按照办案人员要求和有关法律程序提交了证据,而审判人员没给当事人出具收据,当事人也未索取,这是不符合法律要求的。  相似文献   
46.
郝萍 《社区》2003,(10):53-53
新买的高级轿车被从天而降的瓷砖砸得面目全非,这是河北省唐山市的闫先生遇到的倒霉事。 2002年4月28日,闫先生购买了一辆轿车。5月5日中午12点左右,闫先生开着这辆车来到位于唐山凤凰假日酒店的住所,他把车停在了凤凰假日酒店二层平台的西部。可当他从酒店出来时,却见崭新的轿车被几大块瓷砖砸中,车顶、天窗、发动机盖都被砸坏,挡风玻璃也被砸碎。他抬头一看,原来在车上方的凤凰大厦西侧外墙上,比平台  相似文献   
47.
公益诉讼,见仁见智。本文界定了公益诉讼的内涵,阐述了公益诉讼的价值,分析了我国公益诉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公益诉讼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48.
民事诉讼法上的公正与效率之争,在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上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公平与公正是司法最基本的要求,而效率则是时代发展对司法的要求。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诉讼程序中尤为重要。明确认识到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程序主体地位,尽一切可能避免当事人诉讼主体权益的缺失,使其绝不蒙受不必要的权益损失。民事诉讼突袭这一概念,就是针对于法律中公正与效率问题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49.
恶意诉讼类型多样,隐蔽性强,严重侵犯他人权益,破坏司法权威及司法公信力。人的逐利本性、社会诚信缺失、司法政策偏颇以及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等是恶意诉讼泛滥的主要原因。恶意诉讼具有实体侵权与程序违法双重属性,其甄别取决于法理基础上的政策考量。旧《民事诉讼法》已有大量规范可用于预防和制裁恶意诉讼行为,新《民事诉讼法》在旧法基础上,通过引入诚实信用原则、强化检察监督、设立第三人撤销之诉、加大对恶意串通行为的惩处等的修改来加大打击力度。不过新法还存在可操作性不强、忽视受害人赔偿权等多重问题。  相似文献   
50.
试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立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首创,对于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具有积极意义。这一制度曾被视为“东方经验”而为西方国家仿效,产生了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各具特色的调解(和解)模式。但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断发生变革,法院调解制度凸现许多与实践不相吻合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自愿原则在法院调解中被异化、法官的深度介入与法官保持中立的职业道德相悖以及对恶意调解缺乏制约机制等。针对这些缺陷,本文提出了一些完善途径,如强化自愿原则、主持调解的法官中立、公正和消极、强化对恶意调解的惩处与监督以及进一步建立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备体系,从理论、组织、运行和法制等层面对法院调解制度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