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9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773篇
劳动科学   71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8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100篇
理论方法论   364篇
综合类   3888篇
社会学   386篇
统计学   12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51.
152.
针对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和培养方案的改进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聚类和关联规则挖掘的成绩分析方法,借助数据挖掘手段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课程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以2009-2011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课程成绩作为样本数据,应用该挖掘方法得到课程之间的关联规则网络,从而分析课程间的衔接关系、判断课程的重要程度以及评价各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以2011级学生的高考成绩数据作为样本,挖掘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学生入学前成绩对入学后表现的影响.应用本文所述方法得到的挖掘结果能够为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一定参考信息,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作者在来稿中出现一些带有共同性、普遍性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提出如下要求,请作者在投稿时参照执行。1.摘要的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对摘要的定义、类型、要素以及撰写文摘的注意事项等都  相似文献   
156.
近年来的刑事再审司法实践表明,现行审判监督程序制度设计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比如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设计不合理,提起再审程序的事由与程序要求不具体,提起再审程序的时效及次数未做限制,等等。基于刑事诉讼程序一般原理以及利益衡量原则,结合司法实践中暴露出的现行刑事再审程序之问题和不足,改革和完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制度设计应坚持以下价值取向:努力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合理衡平,突出程序公正前提下兼顾实体公正,优先满足诉讼公正的同时不可偏废诉讼效率,坚持以法律事实支持司法裁判。在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制度完善过程中,要在充分保障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的申诉权的同时,取消法院刑事再审提起权;明确和具体界定刑事再审提起事由;限制刑事再审提起期间及次数;严格遵循"疑罪从无"原则,排除"疑罪从轻"裁判。  相似文献   
157.
常纪文  ;焦一多 《决策》2014,(6):51-52
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并决定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新《环境保护法》被冠以"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称号,就表明该法授予了环境保护部门及其他负有相关职责的部门诸多“硬招”,为其执法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8.
计算机入侵检测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当计算机系统检测到入侵行为时,这就要求响应环节做出尽快地响应,并记录出本次入侵的类型,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由于大多数入侵行为具有关联性、特征性,所以计算机入侵检测系统地建立就依靠这种特征。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关联规则的计算机入侵检测方法的相关内容,并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介绍了入侵检测体系是如何运行的。  相似文献   
15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初主要适用于刑事诉讼领域,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这一规则逐步扩展到民事诉讼领域。虽然我国在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解释中有所规定,但都比较笼统和模糊,不利于操作。为了使该规则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非法证据的含义;第二,我国在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立法中的不足;第三,我国在民诉中建立非法证据规则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0.
对于利益主体来讲,一般情况下,利益归属于谁,就由谁代表、谁行使;在某些情况下,利益却由利益归属主体以外的他人代表、他人行使。这就是实践中利益归属主体、利益代表主体和利益行使主体三者"一致"与"分离"的现象。利益归属主体、利益代表主体和利益行使主体三者的"分离"现象更是公共利益主体的常态。与此相适应,不管是个体利益还是公共利益,利益主体都可以划分为利益归属主体、利益代表主体、利益行使主体。这种分类法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可以运用到行政公益诉讼中检验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和特定公民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